设置

关灯

第91章高级花瓶(第2/2页)

    面是看不见的,甚至他和余再清很和谐。就拿刚刚的文件来说,最先过目的是余再清,是他把文件打回到秘书处,说是吴浩天书记要求修改,所以,姚海东不得不重视这件事,不得不在去北京之前,认真地捉摸文件怎么样起草,才让余再清没话说。

    “秘书长,您也知道林县的情况,就我个人来说,石书记肯定是不满意的。所以,工作也就那样吧。”刘立海很想倒倒苦水,可说了两句,便打住了。他和姚海东之间的微妙关系,也不可能让他倒苦水。

    “石志林是个人物,别说是你,刘守望和我都看走眼了。所以,在官场上,轻敌是要付出代价的。”姚海东很有感触地说了一句。

    “谢谢秘书长,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刘立海赶紧拍了一下姚海东的马屁,确实,姚海东到底是秘书长,一针见血,一剑封喉了。是啊,官场玩的就是一种斗争,没有斗争可玩,官场还有什么精彩之处呢这是政治的一大特色。可是轻敌是很多人的弱点,龚道进轻敌,刘守望也轻敌,他自己呢尽管他现在还不够资格成为石志林的对手,可石志林明显比他们都要用心,他胜在不轻敌。就连一个刘立海,他至今都在死盯不放。

    刘立海此时很有一种遇到知音的感觉,他多想把他目前的处境内一五一十地告诉姚海东,多想听听姚海东的高见。可是他怎么说呢他敢说吗现在要去见的人是冷鸿雁,他敢说石志林手里捏着他和一个女孩的艳丽之事吗

    “年轻人爱动脑子是好事,可是年轻人过于动脑子并不是什么好事。”面对刘立海拍马屁的话,姚海东不置可否地说了一句。

    “谢谢秘书长,我会牢记秘书长的教导。”刘立海这一次是真心实意的感谢,虽然他现在还不太明白姚海东在指什么,但是他会记住这话,认真捉摸的。

    这年轻人嘴倒是挺甜的,姚海东不得不承认。如果他的嘴不甜,冷鸿雁会如此念念不忘吗至如冷鸿雁怎么突然在北京,突然召见他和刘立海,其实姚海东也不清楚。只是冷鸿雁在电话中语气不错,一副很开心的样子。不过冷鸿雁对刘立海是真心关心和爱护,让姚海东带刘立海来北京之前,去他的办公室看看,学学他这个人的博大精深。不过,刘立海对“博大精深”又理解了多少呢

    姚海东不想去问,他做到了冷鸿雁吩咐的事情就行,他对刘立海没办法亲近得起来,说来说去,他们还是情敌,而且他还是这年轻人手下的败将,这个过结,就算姚海东再大度,也还是越不过去的。但是有一点,刘立海这人有义气,在龚道进的问题上,足以见证了这一点。这大约也是冷鸿雁念念不忘的另一种解释吧,这个小男生可是她一手调教出来的,谁愿意去否认自己的成果呢何况还是一个胜负难辩的过程。

    省城机场到了,司机把姚海东和刘立海放下来后,就掉头回京江去了。

    对于北京,刘立海是熟悉的,此时,他担任了向导的角色,又是换登机牌,又是自告奋勇地给姚海东提包,姚海东也没推辞,任由刘立海去安排着,他也知道,刘立海在北京念了四年的大学,而且还在北京工作了一段时间,论起对北京的熟悉程度,刘立海远胜过他的。再说了,他总不能空着手去见冷鸿雁,带了一点特产。当然得由刘立海提着,刘立海可是空手来的,当然了,他和冷鸿雁之间关系不一样,他可以不带任何东西的。带了礼物,说不定冷鸿雁又会不高兴。

    登机后,姚海东和刘立海位置又在一起,姚海东还是问起了孙小木,这个让冷鸿雁伤透心的女孩,她现在和刘立海的关系怎么样呢

    “你和孙小木什么时候结婚”姚海东望着刘立海问。

    刘立海一惊,没想到姚海东tu然问起这个问题,他垂着头,好半天没说话,姚海东不解地又问了一句:“吹了”

    “是。”刘立海应了一句。

    “为什么”姚海东不理解,现在的年轻人就是这样的一种快速上位的男女关系吗

    “她,她”刘立海结巴起来,他不知道该不该把孙小木的身份告诉姚海东。

    “是她要离开你的”姚海东试探了一句。

    “是。”刘立海垂着头小声音地应着,他还在考虑要不要把孙小木的身份告诉姚海东,这是他唯一能够和姚海东拉近关系的机会,也是他唯一能够争取姚海东偏向他的机会。没有冷鸿雁,如果能够争取到姚海东的信任,他在林县的日子以后还能容易一些,或者是要求离开林县也有一个帮他说话的人。

    “唉。”姚海东tu然叹了一口气,他没想到那个女孩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离开刘立海,那个为了刘立海连工作都不要的女孩,怎么说离开就离开呢

    “她有新欢了”姚海东补充地问了一句。

    这问题问得让刘立海的心都在发痛,这等于在问刘立海被人戴绿帽子了。这让刘立海很有些不爽,刚刚升起的一丝想要靠近姚海东的想法,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闷声闷气地说了一句:“她不可能有新欢。”

    “你怎么就那么确定呢现在的小姑娘没房没车,谁愿意嫁给你呢”姚海东的口气听上去怎么那么幸灾乐祸呢可刘立海不敢这么去问姚海东,仍然闷闷地说了一句:“是她爸反对我们的婚事。”

    “这年头,几个父母能够管得住你们这群八零后呢”姚海东仍然冷嘲热讽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