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2章 他是谁?(第2/3页)

    转载出这篇文章的全篇翻译之后,这个新闻彻底火起来了。

    “哥们。我顶你!”

    “好样的,十万个顶!”

    “虽然莽撞。但是作为一个中国人,我十分欣赏你的做法。对待这些人就该当场刮他面子,哥们,我挺你!”

    “两年时间,是不是有些夸张了,我国现在的技术还不到位,两年时间有点玄乎啊!”

    “---”

    似乎一夜之间,张晨在这个国际会议上的发言瞬间就点爆了国内的热情,尤其是一些高校的学生,一时之间都在寻找这个牛人到底是谁。

    从欧洲发回来的照片经过一次处理就显得更加模糊了,现在看起来除了看得出来那人的年纪不大以外基本上分不清长什么样子。

    但是知道他是中国人就够了。

    与此同时,很多媒体也开始纷纷转载这条新闻,有的媒体直接把欧洲发回来的原版稿件直接晒了出来,各种各样的翻译版本开始出现,但是无一例外,张晨的用词都没有改变。

    包括他一开始说的那句话,更是让人觉得热血沸腾。

    但是批评的人也不在少数,说他年轻莽撞,说这种不负责任的话,各种论坛媒体上口水仗都打成了一片,甚至引发了数次规模庞大的争论。

    但是在这一切的背后,所有的人都开始思考同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神秘的中国人到底是谁,为什么他会出现在这个国际会议上,而且的确像是欧洲的媒体所猜测的一样,为什么这个中国人跟诺基亚集团的总裁爱德华靠的那么近。

    只要稍微懂一点点规矩的人都看得出来,张晨的那个位子绝对不是一般的人可以坐的,能够坐在那里的绝对是贵宾才对。

    一时之间,张晨的身份成了一个谜,不仅仅成了一个谜,甚至已经有人开始要求各大媒体把这个人找出来。

    无数的人都在后来回忆起这件事情的时候忍不住想发笑,为什么呢?

    因为当年日韩世界杯中国队第一次参加世界杯,但是以倒数第二的成绩被人横扫,但是世界杯就是世界杯,虽然还没有后来那么疯狂,但是那一年的世界杯应该是足够惹人注目了。

    事实上呢?

    恰恰相反。正是突然出现的那一则新闻,让世界杯在中国的媒体上竟然成为了配角。

    因为那一片报道引发的争论时间长达数天之久,甚至到张晨回国的时候还在争论,争论的焦点不断在发生变化。

    有关媒体也开始纷纷发表一些技术达人对国内的移动通行技术的点评,点评的结果无一例外都显示出两年之内中国是很难达到报道中那个“中国斗士”所说的那个程度:建立自己的通信标准。

    而有关会议上西方记者披露出来的索爱集团的高级副总裁发表的有关中国移动产品的言论。一时之间也引发了很多争论。

    很多人在斥责国内的企业不争气的同时也在反思中国的国内市场为什么会是充斥着国外的品牌,甚至引发了好几次抵制非国产品牌的潮流。

    一篇并不是非常重要的新闻竟然引发了一场不可收拾的,声势浩大的新闻大讨论运动,真的是洪飞飞所没有预料到的。

    张晨从欧洲回来的时候已经到了七月初了,在他还没有回来之前,陈夕已经帮他填好了志愿。

    对于张晨为什么选择沪城大学商学院的企业管理这个专业。尽管有很多的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