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八章 伤残(第3/3页)

    俩,那个有头发个子低点的,叫张勤梁,那个个子高更壮的叫丁坤,我们认识很长时间了。”申如意边走边介绍。

    “怎么认识的?”

    “这个,说来你可能感觉可笑,精神病院里。”申如意说着,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们是一个病房一个宿舍的,我是中度狂躁症,不过现在已经基本好了,那个张勤良是重度狂躁伴随着强烈的暴力倾向,所以一开始没人愿意跟他住一个病房,那家伙犯病的时候有很强的伤人。”

    “你果然是狂躁症……”听到申如意的自我介绍,李青印实了自己心中先前对他的判断。因为自己和父亲的精神病史,李青对心理学方面也很有研究。

    先前第一次见申如意的时候,李青就感觉这家伙不是很对劲儿,话特别多,而且逻辑思维判断稍微有些偏差——这从他第一次见面就问别人属性,同时介绍自己的属性就能看的出来。

    其实精神病大部分情况都不是电影电视里演的那种,人人都跟疯子似的,其实不是的。精神病的种类有很多种,大部分情况是逻辑思维出现了些许偏差——就比如李青的强迫症,明知道有些事情反复想反复做是没有意义的,明知道选五个智慧药剂对初期的生存是最不好的,但是因为强迫思维,因为对“5”这个数字的数字强迫,还是让他做出了不合常理的事情。

    这就是精神病——精神病人绝大部分都不是疯子,就是和常人逻辑有些不合拍的地方罢了。

    这才让他们看起来有些不“正常”,其实精神病的定义有一条乍一看很奇葩——只要不符合百分之七十的人的逻辑思维和情感思维,都算精神病——这是精神病诸多定义的一条,也是被人们认可的一条定义。

    乍一看很奇葩,但是仔细想想,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如果换种能让人们接受的说法就是——明显异于常人的逻辑和情感思维,以及行动表现,就叫精神病。

    而这个“常人”的逻辑指标和参照准则,就是大部分人,也就是“百分之七十”的人。

    所以,当李青第一次见申如意的时候,就感觉有些古怪,而这明显的古怪感,就让他对申如意精神上的问题,有过一些猜测,只不过没有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