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百二十三章 心死神活(第1/2页)

    子所做的道德真言五千字,被后世奉为修真的鼻祖,石,不论是哪一派道士,皆以道德真言为其指导,可以这么说,若没有老子的道德经,便没有后世的修道者,更不会有传承数千年的道教。

    道德经,突出的,不外是道与德。

    道,即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大可无限,小可入微。这是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在天地开辟之前便已存在的,永不可离的东西。

    修道之人,为了悟道成真,努力的寻找着这种境界,虽然所有的人都不知道究竟为何物,但经过前人不断总结摸索,起码是有一条路可走的。大家修道,最少也能理解一部分道的含义。

    可德呢?何谓德?从道德经上的文字理解,德,是道的一种表象,如同那句“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真正的德,并非凡俗间的德,他没有男女之分,没有老幼之别,没有贫富之差,并且最重要的一点,人与石头,也没有任何差别。

    既然人与石头没有差别,那就是说有生命的与没生命的,其实都是一样的。这,就是道德经中,德的含义。领悟了这一点,修道之人便可以抛弃自身性命,使自己的心性,真正的死亡。

    心死才能神活,唯有心性真正的死亡了,才能孕育出新的生命。中国有一句古话:“致死地而后生”,用来说明这个道理再恰当不过了。

    修道达到炼气化神中后期。金丹已经成熟,此时必须将金丹化成金液,浇灌全身,炼化一身阴质。同时,随着性命相合二物移至下田,便会产生元婴。此元婴需要怀胎十月方能结成,元婴一成,则须臾踏入返虚境界。

    由此可见,突破化神中后期地关键,便在于心性的真正消亡。心性不亡,婴儿不生。在这一阶段,一般人很难领悟其中玄妙,所以各道派大多提倡修外功、积德行的方式,认清人世间的至善与至恶,不论至善或至恶,皆能领悟心性消亡,正派自然不会去做恶事,因此便只有做善事一途。

    蓝道奇,已是返虚修为的神仙人物。他可曾做过什么至善之事么?此说明至恶也能悟道,等同于道德经中德字的含义:善恶平等。

    当然了,这一步需要悟性与慧根。无慧根。又没有悟性,就算你好事做绝、坏死做尽,又能怎样?永远都无法突破这阶段,只能徘徊在化神后期门前,等待着寿终大限到来而已。

    王军,慧根不浅,悟性颇高。就在那嗔念将整个心性吞吃一空,心性化成死灰的一刹那,突然领悟出了真谛。

    “心死神活意大定,五气三花作等闲。若识本来真面目,三千世界一掌中”,王军悟出心死神活的真谛,只觉如同拔云见日一般,天地虽大,也不过是个弹丸而已。心中豁然开朗,一种从未有过的欢喜之意遍布周身。每一个毛孔仿佛都舒了口大气。像是在庆祝自己离那返虚之境不远矣。

    王军只顾着高兴,倒是吓坏了徐清几人。她们早前见王军闭目深思,以为他是在想着对策,却不料半响也没见他动静,上前叫他也不应,几人都慌了手脚,正不知如何是好时,王军又突然清醒过来,而且还笑嘻嘻的说了几句听不懂地话,使得几人也不知王军是真清醒了还是走火入魔了。

    王军看了看徐清几人的眼神,便已经猜出情况,笑道:“无妨,无妨,早先我的确道心不固,险些走火入魔,哪知竟因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