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两百一十七章 北京的援兵(第1/3页)

    自成百万大军直指北京城,整个关内,莫可与之争锋与北京城相距不远,若是骑兵,几天之内便可以直达。所以,面对李自成的压力,吴三桂一直胆战心惊。这还不算,最重要的是,他的部队是目前唯一一支没有被楚钟南的东北军所收服的关宁军。而跟关内不同,直面东北的他对东北军的实力有着最为深刻的认识。想想满清曾经可以对抗几乎半个大明的实力都被东北军打垮,还有大明最后的精锐也几乎尽被楚钟南接收,还有对方跟满清对峙的时候所训练的那一支支军队……吴三桂明白,他必须在李自成和楚钟南之中选择一个投靠。否则,等李自成占领北京城之后,他就会被来自南北两方的压力彻底碾成粉末。

    可是,到底投靠谁呢?

    大明已经不用说了。李自成现在大军百万,连战连胜之下气势如虹,并且即将打破北京。只要北京城一破,李自成就可以顺天应人,建立一个属于李家的王朝。到时候,肯定会有无数的人向其投效,希望能沾上新朝的光,混一个开国勋贵当当,只要政策得当,李自成必然实力大涨。可是,李自成一个大字不识的泥腿子都能占领北京,夺取天下,雄踞东北的楚钟南又岂会没有想法?没错,李自成有百万大军,可是,这百万大军之中有多少水份?而楚钟南不同,自建立小北荒开始便与满清对抗的楚钟南,手下几乎全都是精兵强将。一直没有消息地洪承畴、他吴某人的舅舅祖大寿、还有几名原本的边镇总兵,再加上楚钟南手下原本就有的沃尔姆斯、孔有德等有名的将领……哪一个不是身经百战?这也就罢了,吴三桂最为忌惮的,就是楚钟南手下的水师。当年,李惟鸾能带水师袭扰山海关,也就能带水师再入场南一些……他如果投靠了李自成,日后必然要与李自成合兵进攻东北。到时候,只要李惟鸾从水路出击,截断了他们的粮道,纵然李自成率领百万大军一起出击,恐怕惟有饮恨一途。而且吴三桂敢肯定,就算他投靠李自成之后又提醒了对方,那家伙也肯定挡不住李惟鸾地进攻。当初陶继智被李惟鸾一通大炮轰得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就吓不迭的跑了,李自成的那些泥腿子兵也绝不会好到哪里去。何况,几百上千里的海岸线,百万大军也不够用啊。

    但是,如果投靠楚钟南,人家会不会收呢?就算会收,山海关也必将成为日后与李自成对敌的前线!他手下的这数万大军必然死伤惨重,而且,东北还施行什么土改,吴家的基业这么大,他怎么能答应让对方给分掉?当然,这些都还只是其次,关键是自从楚钟南占领东北以来,就没有跟他进行过一次接触。这种做法很显然不是一个志在天下地雄所应取的。毕竟他吴三桂还有大军和雄关在手,如果能说服他投降,可以去掉东北军入关地障碍和不少的麻烦。可是,楚钟南就是一直没来找他!这到底是为了什么?

    吴三桂很心虚。对李自成,他还有凭借雄关对抗一时半会儿的信心,可是,对楚钟南,他打心底里提不起什么勇气。

    所以,他派使前往沈阳求见,希望能探一探楚钟南的态度。即便这种试探似乎已经有些晚了。当然,在派人前往沈阳的同时,出于一种投机的心态,吴三桂另外还派人前往北京附近等着李自成的大军。“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不只是后世人们常用的做法。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