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九章 特训班(第1/3页)

    吴绍基上次在淮、鲁、直隶一带招募新兵时。确实按照皇上的嘱咐。特别留意过那些能够识文断字。又身手矫健练过武术的人手。

    但是练过武术有点身手的人好找。能够识文断字的人就少之又少了。这些新兵绝大部分都是守着庄稼的寻常百姓。平常连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有钱去读私塾了。所以吴绍基费尽心思。招募来的两万多人当中。符合条件的也就不过一两百人。

    光绪十八年十月。和陈卓商谈后的第二天。吴绍基就匆匆赶往新建陆军大营。在这一两百人中挑选机敏强干的人员。由郝冷和李奇峰带队。一股脑送进了陆军学校里面。

    那是陆军学校背后一处比较隐秘的校舍。和陆军学校的教学生活区隔着一大段距离。平常只是作为临时教习用。此刻。在陈卓的布置下。这里用一片围墙。彻底与陆军学校断绝了联系。变得戒备森严。任何人包括陆军学校的教官学员。没有得到陈卓的许可。都严禁靠近。

    按照吴绍基和陈卓事前的商量。这些选拔出来的人员。连同陈卓又从陆军学校里抽调过来的五人。总共九十人。编为两个大队。分别由郝冷和李奇峰任队长。吴绍基负责对这些人员的监督管理。陈卓负责安排具体的教学。培训期为三个月。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为三个部分。其一是情报收集方面地培训。包括侦察科目、图上作业、宣传、电报等。其二是作战技能地培训。包括格斗、爆破、以及诸如投毒这样一些特殊技能。最后一个部分就是效忠精神的培养。每个人在进入培训班后。都必须宣誓效忠皇上。并且愿意无条件付出生命。当然这种观念的灌输是需要很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

    其实就在吴绍基去往津门的时候。整个培训班的筹备事宜。已经在光绪的特别安排下。不为人知的全面展开了。不仅让陈卓从陆军学校单独划分出了一处场地。作为培训班地教学场所。还从陆军学校里选拔了几名军事素质过硬。且忠实可靠的教官。作为培训班的教官。另外又委派杜怀川秘密的从民间招募具有特殊技能的人才。并从营务处特别列支专项经费作为特训班的资金来源。

    虽然仓促之间。很难以考虑周详。准备也谈不上充分。很多东西都还只能停留在想法上面。包括部分教学内容。目前要真正实施起来还有很大的难度。但是光绪已经下定决心了。对于此时的日本。光绪凭借地只是穿越而来的记忆。现在是否发生了变化。他基本上是一片茫然。缺少必要的情报来支撑自己地判断。

    更何况就连人都会变。更不要说是对这个世界的记忆!所以无论如何。都必须要创办类似后来军统青浦特训班这样的机构。通过短期培训。逐步构建起一个系统的情报网络。以便应对未来地甲午之战。

    关于这个培训班。光绪还有更深的想法。下一期的培训班将不仅从军队中招募人员。还将从民间招募。甚至是京师大学堂里的那些青年学子。情报地收集也将不再仅仅局限于军事方面。而要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

    其实这也并非是他作为穿越者才具备地优势。中国的特务组织传统由来已久。像明朝的东厂、西厂、锦衣卫等。已经发展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老祖宗留下的这点东西。总是需要后人去继承和发扬光大的吧。

    唯一让光绪犹豫不决的是。将来的情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