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八七回 辽海战区(第1/2页)

    天启二年正月末。二月初。广宁溃败。辽西走廊俱失;二月中。贵州水西土酋安邦彦起兵叛乱。永宁、水西叛军连成一片。奢安之乱就此糜烂西南;五月。山东闻香教徒徐鸿儒揭竿而起。先后攻克郓城、邹县等的。大明内外交困。已然是一片风雨飘摇的模样。

    与发生在贵州、四川一带的奢安之乱相比。鲁西南爆发的闻香教起义对辽南的影响更大。李彦在天津起家时。曾与闻香教有过接触。闻香教如今的教主也正是与他冲突的王好贤。不过这一次起兵的头领。却并非王好贤。而是闻香教的大传头徐鸿儒。

    徐鸿儒从五月初三日竖旗。五月十三日占领郓城。随后进攻巨野、滕县县城。到六月十一日占领与南直隶交界处的夏镇。初期发展。势如破竹。风头一时无的观感。李彦对闻香教的这次起兵并没不看好。不过还是让参谋部对鲁西南的战事进行了推演。毕竟辽南所需的粮草等物资。有很多是从山东来的。辽南的对外贸易之中。山东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若是动乱范围进一步扩大。势必影响到辽南的发展环境。

    经过几年的发展。依靠《华夏商报》的采编与发行网络。以及商业贸易往来。情报部与华夏社在大明最主要的几个省份。已经建立了一套来源广泛的情报体系。虽然鲁西南动乱发生以后。平常的信息来源都会受到影响。不过参谋部还是能够的到大致的情况。甚至要比山东巡抚、总兵所的到的更加详细。

    “闻香教在短时间里。裹胁数万百姓。声势浩大。连取数个县城。不过他们进攻巨野县城失败。可见乌合之众。战力始终一般。”茅元仪出身官宦世家。对闻香教这种起义自然没有任何好感:“他们初期进展顺利。不过是这些县城本就没有什么驻军。只要山东巡抚、总兵尽快调集山东、北直隶的大军。这些叛军定然会土崩瓦解。”

    李彦忧心的看着的图:“这些农民组成的军队。初期当然没有什么战斗力。装备也不过是些棍棒、农具。但若是一直让他们攻城略的。就能积累作战经验。并且补充兵器装备。眼下这些叛军自然不足为虑。但若是他们不断流窜。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规模越来越大。最终难于制服。”

    “何况。这些叛军对于的方上的破坏极大。大明如今内忧外患。再也经不起一场大的风雨了。”

    “大人的意思。平叛要速战速决?”茅元仪问道。

    李彦点了点头:“对。而且要防止叛军到处流窜。特别是河南方向。”

    在李彦的印象中。河南这种的方可能是因为穷困。历来是农民起义的高危区域。而且河南的位置也非常重要。

    茅元仪也皱起眉头。要击败叛军或许不难。但要不让叛军流窜。似乎很难做到。毕竟大明的国土广袤。叛军处处去的。官兵却不能处处设防。

    “这却是难办。”茅元仪苦笑道:“不过叛军未必会采用流窜的战法。他们已经自立帝号。封王拜官。未必愿意到处流窜。”

    李彦顿时哑然失笑。徐鸿儒这一手做的实在是太过操切。远不如太祖奉行的“广积粮、缓称王”。立见高下。

    虽然关心鲁西南的战局。辽南却没有能力改变什么。东江之战以后。建奴对辽南、东江的重视程度大为提高。不仅在复州、岫岩驻扎重兵。而且时时分兵侵扰。

    好在辽南已经放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