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六十章:语惊四座(第1/2页)

    宋行令见夏嫣然这么维护一个人。不禁对他多重视几分。再加上之前李经茂的暗示以及方才他的表现。足见这个平平无奇的小子其实不简单。

    他是个聪明的人。懂得进退。也十分懂得做好人。他上前赔了一个大礼:“是夏侯将军莽撞了。我代他给两位赔礼。望不要打扰了诸位的雅兴。”

    李经茂这个狗腿子不失时机道:“我听说姜夔最近作了一本《说华》。在《说华》一书中提及大华土地以及科举的制度。诸位有何见解。”

    原來那个有点驼背的书生叫姜夔。刚才也只有他和梁启用比较和善点。沈风已经在这里坐不下去。起身道:“各位慢慢聊。我先回去了。”今天得罪了顾碧落。但还不至于太麻烦。最麻烦的是碰见了夏侯宰。他已经开始怀疑自己。夏侯宰又和夏侯屠是亲兄弟。他们俩一定会再來找麻烦。沒想到躲來躲去。还是中了舒姐姐的计谋。这次真是玩大了。想到这里。已经沒有心情再呆下去。

    夏嫣然红着脸急道:“请沈公子再坐一会儿。方才惹了公子不快。是我的过失。接下去我们谈论一下姜先生的大作《说华》。想必公子会十分感兴趣。”

    汗。明明是想让我留下來。好把肚兜还给她。

    宋行令也道:“还请沈兄留下。趁此机遇。我也好结识一下沈兄。能被夏小姐以上宾待之。想必沈兄定是品学兼优之人。”

    现在还有点摸不清他。到今天为止。只知道他在追求夏嫣然。至于他会不会针对自己。还真不好说。沈风淡笑道:“我只是一个普通商人。才学对我一点用处也沒有。中庸之道、君子之道都不适用于我。”

    李经茂面色一变。转厉道:“沈兄此言差矣。中庸之道乃是圣人隗宝。上至皇帝下至平民百姓都应发扬光大。才能富国强民。”

    对这些思想古板落后的古代人。真是找不到一些优越感。因为每个年代有每个年代的特征。也懒得跟他们争论什么。而且李经茂明显有挑事的嫌疑。沈风不想去理会他。只是笑了下。然后就沉默下來。

    宋行令观察力显是不错。见他脸上有些不屑。开口道:“沈兄似乎有话不想说出來。我最喜欢听一些独特的见解。沈兄能将酒楼办得有声有色。想必心中墨壑一定有独到之处。”

    这句话貌似是替他说话。实则不然。古代崇拜的中庸之道。君子之道。都是国民公认的正统。就算你的见解再精辟。也是冒天下之大不韪。因为这已经不是对错的问題。而是涉及体制的问題。

    面对他抛出这种敏感问題。别人说话或许藏着掖着。但沈风从來都不是怕事的人。不管在现代或者古代。沈风都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有句话叫做。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如果一个人思想被束缚。属于他的格局必然有限。所以一定要敢想敢拼。

    夏嫣然暂时抛去了方才的羞愤。加重语气提醒道:“中庸之道、君子之道。乃是几千年的立国之本。我看沒有讨论的必要。”这里只有她真心替沈风着想。她知道沈风要么不说话。要么一定是语出惊人。要是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被小人听到。日后一定会承认别人挟制的话柄。

    沈风已经肯定宋行令有针对自己的意思。冷笑一声道:“古往今來。中庸之道。君子之道皆是立国之本。这些教条也引得北方游牧民族來争相学习。但恰恰是�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