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零九章:四角之地(第1/3页)

    我去。这小丫头说的话有时候真的挺气人的。我有那么可怕吗。多待一刻还能出事。沈风脸色铁青。也只有这家伙沒有自知之明。他要是多待一刻。什么事情都有可能发生。

    “今日利用沙土和面粉做出一副地图。可更利于为你讲解。”顾碧落可不会有闲心理会他的脸色。指着这个比较简单的‘三维立体图’:“昨日谈到天下大势呈棋盘之局。今日便來说说其中四角。四角分别是关中、河北、江南和蜀地。”说罢。在土堆分别将四个地方圈出。

    “此四角之地。皆各自有其得天独厚的地势。有稳固的天然屏障和可以凭恃的山川险阻。能够一种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态势。其中关中与江南则物资富有。足以供养、可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军需。百姓多、物资充足。再构架于军事。则便易于形成朝政中心。古往历史中不乏在关中与升州建立都城,由此可见。一股势力兴起之初。占据四角山川险固之地。便可建立其。从容经营。招兵买马。为日后进取天下打下基础。”

    她讲的这些。都可以理解。沈风听得意兴阑珊。顾碧落瞟了他一眼道:“是否有些烦腻。这些你听了之后。多少会记在心里。虽然你也知道不少。但再听一遍也是有益处。”

    沈风对她的话未予置否。一些知识就是需要重复听。重复思索。才会得到感悟。顾碧落继续道:“先说四角之一的关中。关中山河四塞。南有秦岭横亘。西有陇山延绵。北有黄土高原。东有华山、淆山及晋西南山地。更兼有黄河环绕。可谓山川环抱。气势团聚。在地势上。关中对东边平原地带呈高屋建瓴之势。”

    “关中四面有山河为之险阻。几处重要的通行孔道。又立关以守之。其地位重要者。函谷关扼崤函之险。控制着关中与中原之间的往來通道;武关控秦岭东段之险。扼守着关中东南方向的进入通道。。”说到一半。语调一转。问道:“武关你可知是何处。”

    这丫头真当是一问三不知。老子也是读书人。沈风眯着笑眼道:“武关乃是古晋楚、秦楚。国界出入检查处。再说清楚点就是上洛(陕西商洛)武关河的北岸。与函谷关、萧关、大散关成为‘秦之四塞’。武关历史悠久。远在春秋时即以建置。名曰“少习关”。战国时改为‘武关’。关城建立在峡谷间一座较为平坦的高地上。北依高峻的少习山。南濒险要。”

    “看來你对大华地势也了解不少。多听听。希望对你有益。”顾碧落继而道:“而散关扼秦岭西端之险。控制着关中与汉中、巴蜀之间的交通咽喉;萧关扼陇山之险。守备着关中西北通道。四塞险固。闭关可以自守。出关可以进取。形势有利。就出关进取;形势不利。则闭关自守。从而使关中具备一种能进能退、可攻或守的态势。。”

    “关中又有百二秦川之说。意思便是百万之众攻之。只须两万人足以拒之。以两万人抵挡百万之众。所恃者乃在其地形地势之险。而关中四塞亦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便大秦国为例。周慎靓王三年(公元前318年)。楚、赵、韩、魏、燕五国联军攻秦。攻函谷关不下。。”

    顾碧落就关中形势又分化细说。以古代许多经典战役。阐述了关中四塞。百二秦川的优势。其中还讲了东汉时期。蜀国仗据着关中抵抗魏国。才取得三国统一的局面。经过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