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747 突袭 十四 胜利在望?(第1/4页)

    夜色是掩护军事行动的最好遮盖,特别是在这个军事侦察技术还在依赖肉眼的时代。不管是攻击方还是防守方,都会在白天的激战过后利用夜晚进行调整部署。在这个夜晚赤塔城下的交战双方也是这样,一边紧锣密鼓的赶紧将自己的人员武器调整完毕,物资弹药补充到位。一边还紧张地听着对面战线的任何动静,在心里面推测明天会遭遇到什么样的可怕场面。与此同时,中队的超重型火炮还在隆隆发射着,这样的射击,都是用来攻击赤塔要塞核心区的。战事打了一天两夜,虽然越来越残酷,但是在这个晚上,双方都很有默契似的停掉了大部分的对射火力,似乎在为下一步的激战积蓄能量。从某种角度来说,今晚真可算得上开战以来的一个难得的和平之夜了。但是对马上就要投入战场的中国国防军陆军第二军的官兵们来说,这个夜晚却是紧张、激动、兴奋几种心理混杂在了一起。他们终于要投入到这个血与火的熔炉中去了!对死亡下意识的恐惧,对建功立业的兴奋,对亲手打出一个千秋帝国的激动,奇异地混杂在这些军人们的心里。从昨天上午开始,第二军就开始准备10月23日凌晨1点将要发动的进攻了。目标则是夺取整个老虎山高地——赤塔西南的门户。攻击计划完全由他们自己进行安排。最终第二军司令部决定,以第六师的三个步兵团的步兵,战斗工兵第二营,组成突击部队,散开在宽广的苏军防线的正面。有重点的进行渗透强袭。他们的攻击正面应该是常规作战中两个步兵师的攻击正面。可是现在却只有不到四个员的步兵工兵混合的突击部队。虽然人数不多,可是他们的攻击威力却不会显得薄弱。现在的国防军步兵虽说扩张极快,但是训练和装备却没有放松,特别是训练,甚至更加严苛了。在远东作战的几年里。而且中国国防军也从他们的日本“友军”那里学到了一套步兵夜袭渗透的战术。还开始给步兵配备适用于小集群战术动作的武器——冲锋枪、60迫击炮、炸药块、g-37通用机枪(在g-3的基础上改进而来)。再加上渐渐形成的强韧不拔的攻击精神。在1937年这个时代,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攻击能力最强的步兵集群之一,同时他们还能得到全世界最强大的炮兵集群和坦克集群的支援!陆军步兵第18团第5营营长黄石正带着自己的营快步地穿过了一人多深的战壕,曲曲折折地进入他们的进攻发起阵地。和手下那些戴着暖和的皮帽子,裹着厚厚的羊毛围脖的弟兄们不同,他还是光着脑袋戴着一顶-35式钢盔,他生长在冰天雪地的黑龙江,比这个广东师里面的大部分人都更耐寒,虽然气温已经非常寒冷,不过他还是一点都不怕。两枚勋章别在他的军服上面。分别是蒙古光复纪念章,和二等功勋章,代表了他的从军经历。黄石少校今年已经31岁了,他不是黄埔科班出身的。而是参加的王仲义的假红军——也算是误入歧途吧。从军十一年来跟着王仲义南征北战,已经摸爬滚打出来了一身在战场上面的过硬本领!在王仲义的队伍并入国防军后,像他这样的沙场老手都得到了提拔,派去了基层部队带兵。罗耀国知道这些老兵是一笔宝贵的财富,他们能将自己用鲜血总结出来的经验教给自己的士兵,这样就能最大限度缩短部队适应战争环境的时间。一整个营,六七百号精壮汉子,在黄石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