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04章 罢兵休养观天下,乱世枭雄皆争锋(第1/2页)

    第20章罢兵休养观天下,乱世枭雄皆争锋上文书讲到刘备大败张绣,又依诸葛亮之计调臧霸,配合宋宪师部袭击长安,迫走张济。雍州隔华山以西尽归镇国大将军刘骞麾下。刘备占领了长安,随即便挥师兵进潼关。臧霸为前部抵达潼关,连番讨阵、强攻均为凑效。两军相持不下。正值此时,刘骞带着贾诩前来。“张济此番只余弘农一郡,其兵力尚余近十万。此番死守潼关,据守不出!我军强攻荼造伤亡!备以为今天下事态未明,兄长使备应圣旨讨伐张济一事,不如到此为止!”诸葛亮到敌人死守不出,不管如何诱惑就是躲在里面不出来,见此劳神费力,既然取得了长安等地,就算是已经对圣旨有了交代。诸葛亮刚要话,贾诩道:“诩同主公前来,乃是为此事而来。主公念及我军连续数月征战,遂国富民强,国力充裕,然长期征战亦不利于国!诩与张济叔侄颇有旧交,愿为主公前去服张济!”诸葛亮其实在刘骞二人来到这里之时便猜到了贾诩此行的目的。对于刘骞爱兵之心,再次震撼:此人不是一味主战,而是在尽可能的减少或者避免士兵的伤亡;若是日后此人执掌天下,必是百姓之福、黎民之愿;自己定要一心辅佐此人才是。“不错,自征讨董卓以来,我军已经连续年逾兴兵征战了!虽国力昌盛也罢,国力贫瘠也罢,然,百姓皆不愿自己的子弟上阵厮杀,将性命别在腰带之上。是时候休整一下了。如今来,曹操此人已得天子,不日定是一个董卓在世!处虽有,弊端未必就少!朝中百官,俸禄、朝贡哪样也不是一个数;更何况朝中用度更是大的出奇。曹操还要应付外臣如我等的威胁,必须备战扩军。”刘骞道,“更何况此番我军出兵,并未使其计谋得逞。他想趁我军征讨张济之时,出兵夺取弘农,一举灭掉张济。其没有想到,你二人领兵出征之后,孤使田元昊奔至豫州刘繇处,其兴兵解救万岁,更是许给其粮十万斛。如今曹操正在叶城与刘繇交战。其麾下有郭嘉、二荀,已然注定刘繇的失败。虽使我军破敌增加了难度,亦使曹操不得北顾。”“曹操当世枭雄也!此番羽翼已丰,来日必是主公大敌。还需早做提防。”诸葛亮进言道。“孤自知此人乃是当世枭雄。因昔日讨伐董卓之后,我军需要休整,遂没有做东征之计算。如今文和前去游张济叔侄,便是要在不与此人交锋。届时便是诸位与其谋士斗智对弈之时。”刘骞道。“主公之言极是。然,亮以为,北方羌族、南方蛮族、交州士燮、荆州刘表这四方势力尚需安定!”诸葛亮道。“不知孔明有何计较?”刘骞问道。“北方羌族在韩遂落败之后,暂时蛰伏。皇甫老将军在那里镇守可保一时安宁;荆州刘表如今被我军于襄阳截成两部,还需谋得宛城,襄阳之地方为安稳;而南方蛮族、交州士燮方是我军接下来要关注的重点。”诸葛亮还是把目光放到了后方。在他的思想里,曹操也、马腾也、袁绍也罢,这些人暂一时可以放一放。但是后方必须要安稳,虽然现在南方蛮族没有动静,士燮只是扼守领地。“孔明所虑极是!玄德,文和,你二人有何见解?”刘骞向刘备、贾诩,问道。“孔明军师所言,备甚是赞成。”刘备应道。“闻孔明兄高赢远瞩,机智过人。此番深谋远虑,实乃定国良策也!诩此番服张济叔侄,令其屯兵弘农,以抗曹操;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