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850章 东洋馆里的中国国宝(第2/2页)

    开。柳开认为他是一个奇才,并说他:“是公辅之才。”

    宋真宗景德二年公元1005年,李迪中进士甲科,状元及第。考中状元后,李迪被授职将作监丞,历任徐州兖州通判,后改任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任三司盐铁判官。

    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真宗进行泰山封禅时,李迪又任兖州通判,但因解送开封府进士失当,被贬为海州监税,后来又改任右司谏,起任郓州知州,又获召入朝,奉命纠察刑狱案件,升任起居舍人,安抚江州淮州,以尚书吏部员外郎之职任三司盐铁副使,升任知制诰。

    当时真宗听说亳州盗贼横行,就让李迪到亳州当知府,李迪明到任之后明察暗访,很快就平息盗贼。

    于是又加官进爵,当上了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掌管永兴军。当时有个边帅曹玮,上疏请求增兵固防,真宗认为这个人很懦怯,要砍他的脑袋。

    李迪替这曹玮力争,说他有勇有谋,乃忠臣良将,他日定能边关奏捷,后来果然应验。

    到了仁宗被立为皇太子后,寇准被奸臣丁渭诬陷罢相,真宗欲以李迪为相,李迪坚辞不受。真宗任命李迪为吏部侍郎兼太子少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当时丁渭专权,排除异已,李迪被罢相,到郓州当知府,几乎被迫害至死。

    史称此时“朝中正人为之一空”,甚至民间还有这样的流传:“欲得天下宁,当拔眼中钉;欲得天下好,莫如召寇老。”

    后来丁渭垮台,王曾为相,李迪起复当上了秘书监,到舒州当知府。太后病故,朝廷重召李迪为资政殿学士,判尚书都省。不久,又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

    景佑中期,李迪被吕夷简排挤陷害,罢为刑部尚书,到亳州当知府。当时元昊攻打延州,宋军损失惨重,李迪自请戍边,仁宗不许,命李迪为彰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调知青州。

    次年,驻守本镇,李迪请求告老回乡,被封为太子太傅后致仕,回到了濮州。

    公元107年11月1日,李迪病逝于家中,享年七十七岁,仁宗追赠李迪为司空侍中,谥号“文定”,并亲自题其墓碑为“遗直之碑”,又改其所葬的邓侯乡为“遗直乡”。

    这就是这位大名鼎鼎的画家李迪的生平,按照他的生平来实他当画家不过就是个兼职,他主要的工作,其实是个政客。

    但是他这一生,可以说是非常的成功,不光是宦海沉浮,几经起落,不过最后的结局还算不错,而且在民间的口碑也非常好,最后还落得个忠臣良相的好口采。

    这样的生平,就给他的画作加成了不少。

    再加上他这副《红白芙蓉图》质量确实上乘,所画红白芙蓉各一幅,线描技巧方面,非常有有黄筌的画风精神。

    而且画图造像描写极为写实,在中国历史上属于非常罕见的风格,在用笔方面也非常讲究,笔锋纤细且色彩层次微妙,这样就让这红白芙蓉富有情趣,对余白的画面空间完美的利用,也让征服作品显得更加的自然而静谧。

    这样风骨和独具特色的花鸟画,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都不算多见,更何况还是如此这般的精品?

    再加上历代名人,和圆明园的收藏,就更是让这幅画的身家提升了不少,所以日本鬼子把这幅画评为日本国宝,倒也算他们有眼光的。

    只不过今天,这幅日本国宝,就要回家了,回到他原本所属于的地方,不在回飘零在这异国他乡,被这些日本鬼子来亵渎了。

    这幅画的防守可以说非常的严密,厚重的玻璃罩,还有钛合金的铁丝,外加上多个各种类型的探测器,摄像头什么的。

    不过被掐断了电源,这些电子监控设备,就难不住金沐晨了,砸碎玻璃罩,剪断金属丝,很快这件名家画作就被他收入了囊中。

    金沐晨没有过多的停留,而是继续向前,接下来这幅,也是被日本人评为是日本国宝的一件名画。

    这幅画就是李生的《潇湘卧游图卷》了,展出在这东京国立博物馆的《潇湘卧游图卷》,其实只不过是原画卷中的一部分,大概也就是三十公分长,三十三公分宽而已。

    这幅画的作者,其实并不是叫做李生,而原本应该是一个姓李的书生而已,但是因为他画这幅画的时候,名气不大,所以并没有人记录下他的真实姓名。

    而且和那些悲催的西方画家一样,这个李氏书生在创作了这幅画作之后,他的作品,并没有立即引起当时人们的重视。

    直到后来,他已经死了不知道多少年之后,他的画作被历代文人骚客收藏,最后辗转流入到了清朝的宫廷之后,这才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很多人把这幅《潇湘卧游图卷》视为鸿篇巨制的佳作,艺术价值奇高,可是在想查证当初这幅画的作者具体是谁的时候,却已经根本就无从考证了。

    而且就算再想找这个李氏还有没有其他的作品的时候才发现,那简直就是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很有可能当年这位李氏书生,当年原本创作这幅画卷的时候是自信满满,觉得这幅画卷完成之后,自己很可能会一举成名天下知的。

    可那想到,在画完成了之后,才发现,根本就没引起别人的重视,所以后来也就郁郁而终,没有在留下其他的作品了。(未完待续。)

    本书来自/bk/htl/26/2619/indeht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