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26 坦克炮之争(3)(第1/4页)

    也不怪图哈切夫斯基要震惊了,一千米的距离上击穿140毫米垂直装甲,这个能力已经很牛逼了。就算倍径更长、初速和膛压更高的ZIS-2也是使用了暂时还没有办法大量生产的BR-271N穿甲弹才勉勉强强达到这种效果。初速和膛压更低的暂时没有BR-271N这个水准APCR弹的D-5坦克炮怎么可能实现?

    反正图哈切夫斯基有种要撞墙的冲动,因为这个结果真的是很不正常也很不科学,而更糟糕的是,他完全不清楚D-5是怎么做到的。更重要的是,这完全没有达到他预想的效果,并没能打脸某仙人,反而有被反打脸的可能。这可怎么办?

    就在图哈切夫斯基焦虑地思考对策时,李晓峰笑吟吟的问道:“还要继续比下去吗?”

    图哈切夫斯基仿佛被踩了尾巴,猛地就跳了起来,气咻咻地大声嚷嚷道:“比!还没有分出胜负,为什么不比!”

    那就比呗!不过接下来怎么比就是个问题了,前面说过,图哈切夫斯基觉得750米就能分出胜负,所以压根就没有准备好一千米外的比试方法。

    思考了片刻,他建议道:“1200米靶标,靶板厚度120毫米……”

    不过他的建议却被李晓峰断然拒绝了。图哈切夫斯基冷笑道:“怎么,不敢比了?”

    李晓峰摇了摇头道:“1200米有个什么意思,大家时间宝贵,直接上1500米吧!”

    图哈切夫斯基倒吸了一口凉气,因为这个距离真的很远。是的,一点儿都不开玩笑,1500米这个距离哪怕是到了21世纪都属于坦克的正常交战距离,大部分坦克战基本都在1500米到2000米之间进行,超出这个距离范围的战斗,都是极少的。

    为什么呢?很可能会有不少同志举出不少超远距离坦克战的例子,但那真心不是常态。受天气、环境的影响极大。这么说吧,在冷战期间,不管是北约集团还是华约集团,经过测试认为在中欧地区最可能的反坦克炮战距离其实就是1500米到1800米之间。哪怕是火炮的有效射程超出了这个范围。因为地形的起伏,你也很难有机会看到两千米外的目标(更何况中欧地区常年有雾,对观瞄的影响很大。后来一贯强调远距离射击的英国推广其120毫米线膛炮的时候,为什么德国、法国、荷兰、丹麦一票国家不买账?原因就在于120线超远距离上的火力优势根本无从发挥)!

    而对于二战中,观瞄和火控系统都相当的原始。超远距离上的炮战自然更加困难,所以一千五百米这个距离,对于红军装甲兵来说,挑战性可是不小。

    图哈切夫斯基都愣了片刻,然后才回过神来,不服气地说道:“1500米就1500米,难道我还怕了你不成?”

    李晓峰却是不太在意,耸了耸肩道:“那就好。”然后对靶场的工作人员吩咐道:“在1500米外设立两块140毫米厚靶板,准备……”

    李晓峰还没说完,图哈切夫斯基就将他打断了。后者以一种哔了狗的神态问道:“你说多厚的靶板?”

    李晓峰风轻云淡的回答道:“140毫米啊?你认为太薄了,那就加厚到……”

    此时的图哈切夫斯基真心是吐槽不能了,为什么?因为他觉得李晓峰就是瞎嚷嚷和装逼,为什么他会这么认为呢?因为道理非常简单,1500米距离上击穿140毫米垂直装甲,这种穿甲能力在苏联暂时只有一种火炮能够做到,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