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64 无题(第1/4页)

    当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联盟忙着给托洛茨基出难题时,哈拉哈河的战斗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也就是相持阶段。之前日军的全面反击没有取得任何有意义的突破,在红军的严防死守下,缺乏攻坚能力的鬼子遭遇到了极大的麻烦,一度在红军的优势火力下伤亡惨重。如果不是关东军司令部及时喊停,弄不好日军中又要出现第二个如乃木希典一样的“战神”了。

    进入相持阶段之后,不管是红军也好还是关东军也罢,都开始构筑工事,不同的是,关东军实在是打不动了,但是觉得没面子的他们又不想撤退,只能咬牙硬撑。

    而红军则是执行布柳赫尔的计划,积极的积蓄力量,准备进行第二次突破作战,构筑工事不过是为再一次突破作战做准备而已。

    在接下来这一个月的相持中,双方大规模的作战几乎停止,不要说之前那种整师,整军投入进入的狂攻,连团级规模的投入几乎都没有。最大规模的战斗也就是营级,绝大部分战斗就是连排甚至是战斗分队这一级别的小冲突。

    而这种小冲突最突出的特点就是规模小、发生相当突然、持续时间短。从某种意义上更考验双方士兵的单兵和班组作战技巧。实事求是的说,在这个方面关东军确实比红军要强一点,至少是在战斗素质和技巧上强一点。

    比如日军特别擅长的夜战,就让红军指战员们吃了不少亏,甚至一开始是相当的不适应。当鬼子借助黑夜神不知鬼不觉的穿越防线渗透哨所。就能打红军一个措手不及。不少的红军战士是稀里糊涂的就丢掉了性命。

    这还仅仅是夜战一项。而在这种对持中冷枪冷炮的作用也开始显现。特别强调射击精度的鬼子在这方面优势很大。在狙击和反狙击战斗中,他们占尽了便宜。

    这么说吧,红军在整个哈拉哈河之战中将近一半的伤亡都是这个阶段产生的。傻大笨粗的北极熊对这种细致活真心是不擅长,很有点狗熊绣花的感觉。

    当然,红军也不是总吃亏,作为一只比关东军现代化程度高许多的先进军队,在火力上红军拥有绝对的优势!尤其是进行相持阶段之后,在布柳赫尔的命令下。远东红旗方面军将下属的炮兵第10师和11师调到了战场。

    这两个炮兵师都是下属四个炮兵团的重点建设部队。其使命是充当方面军突破方向的火力打击和支援任务,所装备的都是重型火炮。其中一个旅(每个旅两个团)装备152毫米榴弹炮,另一个旅装备130毫米加农炮。

    这种配备给方面军的炮兵师,其编制中的炮兵团也比普通炮兵团要大,属于拥有8门火炮的四营制部队。也就是说一个炮兵师就拥有192门重型火炮。两个师那合计就是38门重炮。

    本来这就非常强大了,可是你还得注意,红军的军属炮兵一般也下属一到两个炮兵团。其中普通的步兵军可能只有一个附属炮兵团,但是像机械化第一军和第一骑兵军这样的重点建设部队,那绝对是要配两个炮兵团的。而且配给他们还是四营制的炮兵团,而不是普通的三营制炮兵团。

    也就是说算上这四个炮兵团。红军在这个阶段用于支援战斗的炮兵团(不算师一级)就高达12个。其火力优势几乎时压倒性的,为了支援这些炮兵部队进行战斗。每一天都有近十列专列为其供应炮弹。这么说吧,战场日军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