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20 抗日人选(第1/4页)

    要在中国拖日本人的后腿,必不可少的就需要代理人。讲心里话,苏联对中国的影响一度是相当的大,尤其是二十年代,可以说没有苏联的支援,就不存在国民革命,甚至不可能存在后来的国民党。

    比较遗憾的是,苏联对中国革命的影响是短暂的,随着国共分道扬镳,苏联对国民政府的影响力是瞬间消亡,一度还因为中东路事件闹得断交。

    不过虽然苏联在中国的革命输出失败了,但是其影响力并没有完全消亡,一批三十年代不太得意的军界前“魁首”跟苏联还是有联系的。也就是说苏联想要扶植拖日本人后腿的代言人选择还是有不少的。

    比如,一度流亡苏联远东地区的马占山。

    这位前东北军抗日将领在1932年2月投降日本接受伪职之后,很快就3月份生出反正之心,并立刻在四月份逃离齐齐哈尔在黑河组织东北救国抗日联军。

    虽然马占山所部的抵抗只持续了几个月,并在当年12月就被迫逃亡苏联。不过马占山虽然失败了,但是其在东北的影响力还是不可低估的。而且之前他的失败更多的原因是寡不敌众,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能坚持几个月已经实属不易了。

    如果苏联能给予马占山一定的军事援助,不说将日本人的势力赶出东北或者当时所谓的北满洲,至少是能够跟日本人多相持一段时间的。而且从后来马占山的种种行动看,他确实是抗日。而不是嘴炮。支援他。总比支援南方的“炮党”让他们坐等胜利然后拿这些武器打内战强。

    马占山是个不错的人选。不过并不是唯一的人选,在内蒙、华北地区冯玉祥也是相当优质的代理人。实际上在国民革命时期,冯玉祥一度就跟苏联走得很近,还前往苏联进行过考察,而且他在五原誓师参加北伐跟苏联有脱不开的关系。虽然中原大战的失败让他被迫下野,但是西北军系统中他的声望是相当的高,如果他能站出来牵头抗日,整个内蒙华北必然引起轩然反响。

    当然。最主要的是冯玉祥也有抗日的想法,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冯玉祥就在积极招募旧部,到了1933年更是在吉鸿昌的帮助下组建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一度收复康保、宝昌、沽源、多伦。

    李晓峰是比较中意这两个人选的,不过决定权并不完全在他手中。因为不管是列宁、托洛茨基还是共产国际对于中国的问题都有不同看法。至少列宁和托洛茨基更倾向于用自己人,而自己人是谁呢?自然是。

    在两位导师大人看来,自己的小伙伴还是更加可靠一点儿,其他的不管是马占山、冯玉祥还是什么其他的阿猫阿狗都不过是军阀。作为无产阶级的代表,苏联怎么能依靠几个不靠谱的军阀去抵抗日本人的扩张呢?

    尤其是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更是强烈地反对马占山和冯玉祥。认为只有依靠共产国际和中国的组织力量才能抵制日本人的扩张。

    客观上说石头和大饼脸的意见是有道理的,不管是炮党还是军阀确实并不可靠。从本质上说这批人真心都只是割据军阀而已。但是李晓峰却认为,依靠共产国际的组织力量并不比那些军阀更加靠谱。共产国际这个组织在中国发挥的作用,讲心里话负面作用更大,自以为是的瞎指挥,不切实际的指派一些“青年”干部担任要职,真心是够捣乱的。

    在共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