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532 哪里都有江湖(第1/4页)

    李尔文觉得协约国空军的将领们脑子很有问题,简直就是一群单细胞动物。不就是柏林周边的机场被封锁了,有什么大不了的?难道要争夺柏林附近区域的制空权一定需要柏林的机场?难道飞机就不能从后方的机场起飞,然后飞到柏林附近战斗?

    多简单的道理啊,东边不亮西边亮,反正德国又不止有柏林有机场,南边的莱比锡、德累斯顿以及北边的基尔、汉堡、不莱梅以及东边的汉诺威都有机场。何必吊死在一棵树上呢?

    这个道理协约国空军懂吗?肯定懂的,他们之所以对柏林的机场念念不忘,原因是柏林离华沙近,从柏林起飞可以飞抵华沙附近战斗,可以掩护柏林至华沙的交通线,而从汉堡或者莱比锡方向起飞就无法完全照顾华沙。

    当然,这个原因并不是最重要的,更重要的是,协约国空军的将领们有点小心思,世界大战基本上打完了,不出意外干涉俄国不管是成功还是不成功,接下来至少十年中都是幸福快乐的时光。

    也许对于各国老百姓来说,这种和平的生活是美好的。但是对于军人来说,这样的日子前途很难保证。裁军恐怕是未来一两年里的主旋律。而对于刚刚才在一战中崭露头角的空军来说,他们缺少海军、陆军那种几百年上千年积累起来的底蕴,而且也并没有在一战中显示出震惊世界的功勋。也就是说在未来的裁军大潮中。空军的前途很是不妙!

    应该说这帮空军将领的估计没有错,一战结束之后,所有的新武器一瞬间就被淡忘了。飞机、坦克被扔进了仓库里生锈,整个二十年代航空工业一片萧条,相当多后来著名的飞机制造商都不得不开辟副业,比如波音就靠卖家具和养奶牛过日子。

    那这些跟协约国空军将领们的不开窍有什么关联呢?关联非常大!空军的前途之所以被看低,无非是在一战中没有发挥出决定性的作用,没有过硬的战绩。想要保住空军,想要让空军在和平时期有限军费中分一杯羹。就必须想办法吸引眼球,最好是全世界都看到空军的突出作用。

    不得不说。这很难。因为是新生事物,究竟该怎么使用空军对于全世界来说都是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反正协约国空军将领们在这个领域的探索并不算顺利。比如说杜黑,后来全世界都记住了他著作《制空权》,但是谁能想到他写这本著作时的处境一点儿都不好呢?

    从1915年开始。杜黑就不断地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正确的利用空军,尤其是要重视轰炸机的作用。但是他的建议总不能得到理解和支持,愤怒之下,位卑言轻的杜黑向当局写了一份十分尖锐的报告,将意大利军方的高层骂了一个狗血喷头。

    好嘛,这下杜黑算是捅了马蜂窝,在当局的报复下,他被冠以泄露军事情报罪的罪名。判处一年监禁。《制空权》乃是杜黑在高墙和铁窗中写出来的。直到1917年意大利空军开始轰炸奥匈帝国纵深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之后,杜黑才被放出来。

    别以为这就是大圆满的结局了,出狱并恢复名誉的杜黑不久就体会到了保守势力的强大。不得不被迫退役。直到1921年在陆军总司令迪亚斯和陆海军部的支持下,他的《制空权》才得以出版发行。

    可以说在当年不管是哪一国空军几乎是在夹缝中生存,陆军和海军都不希望有个讨厌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