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432 两大问题(第1/4页)

    苏联的答复让丘吉尔是哭笑不得,这尼玛不就是踢皮球么?表面上看苏联的态度是没有态度,摆出一切都跟我无关的死样子,将锅甩给了东普鲁士,但谁不知道幕后为犹太人撑腰的就是你丫的。

    当然,丘吉尔也从苏联没有态度的态度中看出了点什么:“俄国人根本无意跟帝国妥协,是摆明了要打黑枪。这充分说明妥协和谈判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了,我们必须考虑用新的策略来解决问题!”

    新策略是什么呢?李尔文认为帝国完全可以学习苏联的做法,在苏联的后院烧一把火。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等到苏联也被搞得焦头烂额时,再同苏联做交易,想必在那个时候,俄国人不会再没有任何态度了吧?

    这个建议被丘吉尔接受了,那怎么在苏联的后院烧火呢?或者说英国该选谁做代理人呢?说实话,英国人可以选择的目标很多,毕竟苏联或者说俄国历史上的遗留问题太多太多,随便挑一两个就足够搞风搞雨了。但是李尔文认为,在苏联后院烧火必须同帝国未来的既定国策配合,统筹全局的解决问题,才能做到事半功倍。

    所以李尔文选择的阿拉伯人,不,确切的说是教中的极端份子,在二战爆发前后大英帝国就已经同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利亚的极端分子有过联系。只不过后来随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需要,英国人并没有马上付诸行动,按照李尔文的计划是准备在二战胜利之后才动手,而现在谁想到苏联抢先动手了,自然的英国人也不能闲着。

    很快在阿塞拜疆就爆发一轮“恐怖袭击”,极端分子袭击了苏联的地方政府,酿造了一起又一起血案,一时间似乎轮到苏联政府焦头烂额了。

    “安德烈同志,你对阿塞拜疆所发生的一切怎么看?”托洛茨基坐不住了,他很清楚阿塞拜疆早不出事晚不出事。偏偏在这个时候出幺蛾子,那百分百是英国人的报复。

    李晓峰笑了:“托洛茨基同志,根据KGB这些年的报告,外高加索地区会发生动荡一点儿都不让人奇怪。、宗教矛盾、外国势力的干涉。日积月累就算没有外国势力的挑拨,迟早也要爆发。而现在不过是提前了而已。”

    托洛茨基想听到的真心不是这些,他以为这是某仙人在推卸责任,评良心说老托真没有这个意思,因为他很清楚那个鬼地方的问题确实很复杂。是沙俄时期就落下的病根。十月革命之后,不过是靠着红军的高压政策才暂时将其压制下去,确实是迟早要爆发。所以老托真心不是来追究责任的,他是想听听李晓峰有什么解决办法没有。

    不过老托也搞错了一点,李晓峰确实不是在推卸责任,因为他早就预料到了英国人在没有办法之下绝对会采取对等报复的手段,英国老流氓最擅长干这种破事了。从某意义上说,李晓峰巴不得英国人这么干。

    为什么?这就要从苏联建国说起了,苏联成立的时候,各个加盟国名义上是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苏联是个大联盟。但是猪都知道,这不过是列宁的变通手段,沙皇俄国的那一套肯定是搞不下去了,而且当年布尔什维克也没有那个实力维系那一套方法。所以导师大人才打开了民族自决权这个口子,表明上允许被沙俄征服的各民族独立,但要求他们进入苏联这个大家庭。

    当然,实际上我们都知道苏联是红军用刀枪打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