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71 电子战(上)(第1/4页)

    朱可夫收复了戈梅利,站在后来者的角度看,这场战役有重要的意义。从戈梅利的战斗开始,红军全盘扭转了前期因为图哈切夫斯基的失误所产生的被动,由防守转入进攻。确切的说,是由防御转入攻坚。

    随着德军在东线贯彻元首的最高指示,用堡垒和要塞战术对抗红军的优势兵团开始,德军在东线已然陷入了被动挨打的态势。当然,一开始这种态势还不明显,希特勒还隔三差五的试图反击一下,但是随着红军的优势越来越大,德军反击的频率和力度是越来越低,也越来越不能给红军制造麻烦。

    也就是说从戈梅利的战斗开始,德军的失败已然是注定了,当他们生产和补充的武器装备和人员跟不上前线的消耗时,只有死路一条。

    而红军军委也发现了这种趋势,所以除了命令前线的朱可夫、罗科索夫斯基、科涅夫和华西列夫斯基一干猛人往死里削德国人之外,再一次加强了对德国腹地的战略轰炸。军委发现用战略轰炸足以抵消德军25%以上的生产能力,而想要将这25%的敌人消灭在一线无疑代价高得多。

    所以从193年5月开始,军委调整空军武器的生产比例,远程航空兵从在此之前的仅占空军20%的份额,提高到了30%,而且再一次要求图波列夫用最快的速度拿出新的载弹量更大航程更远的远程轰炸机。

    而随着红军加强战略轰炸,一场围绕远程轰炸机的攻防大战就此拉开了帷幕。为了抵御红军的战略轰炸,德军不断的增强截击机和防空火力。力求打下更多地重型轰炸机。而红空军则围绕护航和减少损失大作文章。后来被证明非常管用的护航体制和制导武器就是在那个背景下不断完善的。

    当然。除了硬杀伤手段之外,德国人还不断地试图用软杀伤的手段瓦解和削弱红军的战略轰炸威胁。而这就是今天要讲的主要故事——电子战!

    同志们对电子战应该是不陌生的,实际上红军之前为了轰炸普洛耶什蒂就使用过电子战手段,而历史上最成功的≤≦tyle_tt;电子战却不属于苏联,而是苏联的死地美帝的杰作。同志们可能更熟悉沙漠风暴行动中的电子战,但是我们首要要从越南讲起。

    历史上的1965年7月2日,随着苏联将大批的75(也就是萨姆2)地空导弹交付给北越,美国空军在轰炸北越的行动中损失直线上升。到了1965年年底。美国空军驻泰国基地的5个中队的90架战机损失了近三分之一。

    超高的战损率让美国人坐不住了,立刻针对75系统进行了研究,经过几个月的侦察,搞清楚了75的技术性能和战术运用之后,美军在刚刚研发的qr-160型电子干扰吊舱的基础上紧急改进出了qr-160a-1电子干扰吊舱。

    按道理说,美国空军的飞行员应该很欢迎这种新式装备才对,因为经过测试,这种吊舱确实能极大的降低75的威胁。但是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是,美国飞行员却拒绝在自己的飞机上安装qr-160a-1电子干扰吊舱,理由是:“我们没时间学这种新玩意儿。我们得把钢铁丢到目的上去!”

    是的,美国空军飞行员以任务繁忙和电子干扰吊舱占据宝贵的炸弹挂架为借口拒绝了这种新装备。飞行员们从根本上怀疑这种干扰吊舱的实际作用。他们不了解电子战的重要性,怕装上吊舱之后影响机动和少装几颗炸弹。这直接造成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