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86章 IBM来了(第1/3页)

    ab-3电脑相对于之前ab-2的进步,不只是说换了一枚更强大的处理器而已。ab-3电脑上运行的最新版本a-d操作系统,在保持向前兼容的基础上,其实进行了大变样。

    之前版本的d系统是用汇编语言来编写的,它的优点是效率高、对硬件操控性好、编写的程序体积小。在早期硬件性能落后,需要挖掘每一丝宝贵潜力的情况下,汇编语言的优势很明显。

    但汇编语言也有巨大的缺点,那就是可移植性差,不容易维护。比如ab-3电脑没有使用原来的6502处理器,而是采用了全新的32位r-1处理器之后,如果新的ab-3电脑想继续使用之前ab-1电脑的a-d系统,修改程序所需的工作量和另外编写一个新系统差不多。

    而以语言为代表的高级语言,可移植性很高,有着良好的跨平台特性。比如一个在a-d操作系统上用标准规格写出的语言程序,略作修改就能在p/操作系统上运行,这对用汇编语言写出来的程序来说是不可想象的。

    而且语言还有便于维护的优点,一个程序编写完成后肯定要不断修改,这对汇编语言来说是一个难题,而对于语言来说却很容易实现。虽然语言等高级语言有着这么多优点,但它们却一直没能赢得个人电脑编程员的青睐。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就是运行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比运行汇编语言编写的程序,对硬件的性能要求更高。特别是对内存的占用。这个时代高容量的内存是一个很昂贵的配件。所以语言从1972年被发明开始,整个七十年代一直只停留在小型机和大型机平台使用,很少有人会用它来编写个人电脑的软件。

    但这个情况,随着计算机硬件技术的飞快发展,即将发生改变。而李轩靠着重生优势。再次先人一步成为用于吃螃蟹的第一人。东方软件公司对旗下的a-d、a-rd、a-abl和a-dba软件,都才用以语言为主的高级语言进行了重新编写。

    虽然这样做带来的结果是,ab-3电脑的最低内存配置飙升到128,如果内存太小根本跑不动这些软件。而现在主流个人电脑的内存,才只有十几,二十几容量。

    李轩之所以敢这么做。还是因为美日半导体企业之间的内存价格战正在愈演愈烈。1981年初,日立公司出产的6的dra内存向艾康报价为每片50美元。但到了6月份,日立公司的最新报价已经下调到了33美元。现在各个半导体公司都在全力研发256的内存,估计明年就应该能够问世,到时候128内存的价格也肯定会出现雪崩式的下滑。

    艾康公司为ab-3电脑预设了两个内存插槽。最低配置是插设两块6内存条,这已经能基本满足电脑的日常运行需求。精打细算的客户完全可以先将就着用一段时间,等以后128的内存条价格下降后,再自行升级。

    同时东方软件公司早就开始全力开发语言的编程工具,包括实用的编译器、解释器、语法分析器等。东方软件公司把这些软件开发包,以及d系统的一部分技术接口资料,一起广泛授权给其他软件公司,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发适用于d操作系统的各类软件。

    随着ab电脑在美国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多的软件开发商,开始主动加入到为a-d操作系统开发第三方软件上来。对此东方软件公司自然是全力支持,系统上可以运行的软件越丰富。用户的体验感觉就越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