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115:意料之外(第1/2页)

    一星期一转眼就过去了。

    也到了周怀安拆线的日子。

    自从叶小双的代销店开始收黄鳝,便很少有人送黄鳝来周家。

    周家兄弟四人商量后,不准备和他们打价格战,由周怀山和周怀军,分头挑着水桶去附近的几个大队收购。

    东家两斤西家十斤,虽说辛苦,兄弟俩一天下来也能收一两百斤。

    两人开头三四天还好收,后面几天叶小双的双胞胎哥哥,叶大双也挑着桶跟着后面收。

    周怀山两兄弟一天跑几个大队,也才收一百多斤。

    因为每天要送黄鳝进城,杨春燕和李秋月就没了时间去山里采药,两人每天天不亮就送黄鳝和菌子、苞谷进城去卖,一天一家最少也能分一二十块钱。

    这天,天刚有点蒙蒙亮,杨春燕、周怀安、周怀山便和老爷子,一起出门朝宁安走。

    老爷子的羊全都卖了,闲着无事便帮着二房挖黄泥。

    周父天天带着儿子在山上挖黄泥,不少村民都晓得周家二房要挖土烧窑修新房。

    因为有黄鳝生意,村里人大多以为他们烧窑建新房的钱,是卖黄鳝赚来的。

    除了熊家依然怀疑,大伙儿也不再打听牛黄的事,周家也乐得没人提。

    四人到了黄角树,天也亮起来了。

    老爷子看了看背着背篼的周怀安、杨春燕,还有推着鸡公车的周怀山,“每天走这么远的路,赚的辛苦钱啊”

    杨春燕笑道“爷爷,就这一段路,上柏油路就可以拦拖拉机进城。”

    老爷子有些心疼,“四個人来回就要几角钱,现在还早,我们走路去算了。”

    周怀安说“爷爷,走路去就赶不到早市了,东西坏了更划不来”

    老爷子听后想了一下,“一年到头下来,车费也不可细算。我看等房子修好了,你们还是去买一头骡子,再买一辆架子车。骡子拉的多不说,人也轻松多。”

    周怀山,“原本我跟老幺还想买拖拉机的,那天我问小王医生,他说难买的很。”

    “哟”老爷子打趣道,“都想买拖拉机了,看来你娃攒了不少私房钱。”

    “嘿嘿”周怀山憨笑,“这几天每天都有十几块钱分,最多几个月攒够了。”

    “爷爷,骡子比自行车贵,买一辆大金鹿能驮不少东西,省下来的钱,我们再买一头牛,以后就不用去租别个的牛犁田了。”

    老爷子听后高兴的点头,“不错,会计划了。”

    杨春燕隐约听到后面有拖拉机传来的突突声,转身看了看,“怀安,停下来等一会儿,有拖拉机过来了。”

    周怀山放下鸡公车,等拖拉机开过来,周怀安跑到马路中间,开始挥手。

    拖拉机慢慢停了下来,一看是老熟人,也不用讨价还价便上了车。

    老爷子靠着车厢板,看着道路两边飞快退后的树木,大声说道“轮子多的东西就是跑得快。”

    “几大千的东西,能不快么”

    杨春燕眯着眼睛听爷几个吼着聊天,靠着车厢板不知不觉睡了过去,醒来已经过桥到了宁安城。

    下车背起背篼,周怀山推着鸡公车“嘎吱嘎吱”的朝城北走去。

    路过王医生的诊所时,他们还没开门,四人便朝菜市走去。

    老爷子好些年没来宁安了,指了一下街两边的小贩,“以前不准这样摆摊卖东西。有一年我们来卖点山货,被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