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一百六十七章 蝗灾的治理办法(第1/4页)

    大明的著名科学家徐光启曾说

    “凶饥之因有三,曰水。曰旱、曰蝗。”

    “地有高卑,雨泽有偏陂,水旱为灾,尚有幸免。”

    “唯旱极而蝗,数千里间,草木皆尽,或牛马毛,幡帜皆尽,其害尤惨过于水灾。”

    虽然大明距离大秦有着足足一千六百多年,但是在封建制度下,很多道理是互通的。

    由此可见,蝗灾在古人的眼中,是一种非常恐怖的自然灾难,甚至还要超过洪水灾害。

    很多时候,造成华夏大地大饥荒的主要原因,就是蝗虫灾害。

    可以说,这是历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头疼的事情。

    崔远现在彻底明白方才众人为何会愁眉苦脸了。

    如果只是限于邯郸郡的蝗灾,大秦应对起来并不难,哪怕粮食不要,也可以通过附近的郡城来供养这三地的百姓,更别说现在的大秦还在进行农业革命。

    可现在蝗灾加强了数倍,甚至还要西进要蔓延到关内的局势,这个概念可就完全不同了。

    一个处理不好,就是关东平原的大饥荒

    不过崔远还是有疑惑的地方,就这场天灾来得太突然了。

    蝗灾可不像寒灾和黄河决堤,可以突然发生,肯定会有征兆。

    自从农耕文明开始,蝗虫就是华夏百姓的死敌,地方郡守按照道理来说,也肯定有应对蝗灾的精盐,不可能不察觉。

    可根据奏折,这场蝗灾是突然发生,毫无征兆可言。

    发现的时候,已经呈现铺天盖地的势头

    思来想去,崔远都觉得此事大有蹊跷,除了称号带来的效果,里面肯定还藏着其它的猫腻。

    “陛下,这邯郸郡守除了送来奏折,还没有送来其它东西”

    “比如蝗虫的尸体样本”

    嬴政还没有回答,一直在那里没有说话,而是看着崔远的尹皋封就先一步开口了。

    “没有”

    “但这個问题我问过送信的人,送信的人言蝗虫群似厚土,密密麻麻,袭来时不见天日。”

    “体型比起寻常的蝗虫,要大上三四倍。”

    尹皋封因为平时痴心于研究天象的缘故,对礼仪方面有些不了解,连始皇帝陛下的话都敢抢。

    不过嬴政并不在意,反而眼神示意崔远,有什么疑问的话可以直接问。

    天文家是诸子百家之中的异类,和专心于机关术的墨家不同,天文家是研究的是天象,时节和潮汐的关系。

    在大群建立全天星台前,他们经常在深山野林中,独自居住,对农业也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仅次于农家。

    “比寻常的蝗虫大上三四倍”

    崔远眉头一跳,尹皋封这番话所蕴含的信息量非常大。

    之前成立六村堡学院的时候,他也整理过农家的典籍,上面记载大秦境内生活的蝗虫,主要有四种,而他们的体型都差不多,而且都是以绿色为主。

    颜色似厚土,而且还体型硕大的蝗虫,跟它们完全对不上

    “请问尹台主,你有派人去邯郸郡调查过,并让他们抓一些蝗虫样本回来吗”

    “有”

    尹皋封点头,指向了一旁的顿弱“因为事关重大,我让顿统领派人去邯郸郡调查后,顿统领也把我带来了这里。”

    原来是这样

    崔远了然,这下可算是弄明白,尹台主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了。

    原来是顿弱带过来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