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39章 《农业 地理与钢铁》热销(第1/2页)

    农业、地理与钢铁随着印刷量越来越大,影响力渐渐从文人士大夫群体传播到普通人之中。

    这书本来就是作为科普读物写的,在前世跨不同文化之间都可以看得懂,放在这年头,比起四书五经,普通人读农业、地理与钢铁反而更容易理解其中意思。

    太高深的哲学内容,大多数读者看不懂,会去了解的很少,太过于简单的内容大多数人又看不上,枪炮细菌与钢铁之所以流传广泛,正是因为这书的门坎并不高,而其中的内容又是人类史的精华,所有人读着书都能有自己的感悟,然后夸夸其谈的去纠正别人,以获得自己的优越感。

    农业、地理与钢铁在万历年间也因为同样的原因而流传广泛,王文龙因为这本书而名声大噪,一夜之间成为了江南最受欢迎的文人,名声直逼当年的李卓吾。“生产力决定生产制度”这一句话,渐渐成为喜欢卖弄学问读者的口头禅。

    袁无涯也是挣得盆满钵满,农业、地理与钢铁首印三千册卖了两个月才卖完,但打出了名声之后越卖越快,第二版印刷的三千册不到一个月就销售一空。

    不过这独门生意他也做不了多久了,福建的盗版书正在飞快赶上,蜡纸油印技术大大减少了刻盗版书籍的用时和投入,农业、地理与钢铁正版第一版还没销售完毕,盗版书就已经在市面上渐渐流传,第二版印出的同时,就已经在和盗版书做竞争了。

    且如今盗版书商发现农业、地理与钢铁十分好卖,正在迅速加印,价格已经打到了底,书植堂高质量农业、地理与钢铁的成本价,可以买两部的毛边盗版版本,福建的书商大概要让全天下稍有钱财的读书人书房中都备上一本农业、地理与钢铁才会甘心。

    这且不说,还有许多蹭热度的人类史书籍,也在江南出现。

    这年头的书籍印刷只是被当做普通的商品管理,国初的那些法典已经没有人在真正执行,实际印书不需要备案,只有当书籍内容被发现有问题时官府才会后知后觉的进行查抄。

    加上蜡版油印技术出现之后印刷成本的降低,写书已经渐渐成为本少利多的事业。

    许多小作坊刊刻的人类史书籍就是走这样的路子,王文龙的农业、地理与钢铁只不过是讲明了人类史的一些基本规律,属于是科普性质,但对于具体的历史事件以及朝代并没有过多加以分析。这就给了其他文人很大的写作空间。

    王文龙写东南亚岛屿,其他文人也可以写浙江外海的岛屿,王文龙写中华文明的演变,其他文人自然也能写浙江、南直历史上的演变。

    如果这些文人老老实实的写作,所出的作品也不失为从人类使视角分析地区史的好书。但真的去查地方史料太难了,这年代又没有互联网,而且地方使这种小众书籍,即使在后世许多内容也是互联网上查不到的,往往要到当地的图书馆去翻阅地志才能知道较为准确的信息。

    何况在明代,非是藏书之家,对于大多数读书人来说,地志这种刊印并不多的书目,他们找都没地方找去。

    于是大多数蹭热度的书籍只是拿了“生产力”“生产制度”等等概念胡编乱造,甚至拿着话本的内容当做真实历史然后有来有去的分析,所写出来的东西自然闹了不少笑话。而他们直接套上由农业、地理与钢铁看xxx的内容公然发卖。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