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93章 大唐万世之基!(第1/2页)

    第393章 大唐万世之基

    在经过几日的角逐后,四个主修教材的名额,全部被人摘取,即「儒法兵墨」四个学术流派。

    当礼部尚书李纲郑重地将写有这四个名额的奏章亲自呈递给天子李承道时,后者不禁笑了笑说道

    “儒家未能夺得第一,甚是遗憾啊。”

    听到李承道的话后,李纲不禁失笑。

    儒家虽然实力强劲,但是想要压服诸子百家夺得第一还是够呛。

    能拿到四门主修名额之一,就已经很可以了。

    跟李纲开了一个小玩笑,李承道再次将目光投注到名单中的那四个学派称谓上。

    说实话,他稍稍有些意外,因为相比较儒家、法家、兵家。

    就墨家目前在大唐甚至在中原的影响力,其实还称不上“显学”的程度。

    因此,墨家脱颖而出夺得四个主修名额这还真是出乎了他的意料。

    他原以为会是「道家」的。

    想了想,李承道有些不解地问道“道家门徒不曾来争夺名额么”

    李纲愣了愣,随即解释道“道家的本派子弟,并不曾前来。

    倒是有一小撮自称「黄老派」的道门子弟,闻讯而来。

    不过,他们的思想与杂家有些雷同,故而”

    “被刷下去了么”

    李承道微微皱眉。

    李纲无奈道“那些道门弟子一心向道,向往无为而治”

    李纲这么一说,李承道差不多就懂了。

    道门向来如此,大概的思想就是你们爱咋咋,别打扰老子修仙飞升。

    所以这种世俗的百家盛会,是打动不了道门中人的。

    不过问题也不大,道门思想本来就不适合用来治国和教育。

    同样的,儒家、法家、墨家,任何一门也不能直接用来治国。

    就传统儒家来说,用来教化世人那是恰到好处。

    但是用它来治国,那大唐或许可能就是一片酸文腐儒的天下了。

    而传统法家呢,与儒家恰恰相反,用它来治国很好,但不可用于教化。

    因为传统法家的过于拘泥于刑法,有时候不近人情。

    打个比方说,有一户贫穷人家的母亲病重,其子窃人财物为母亲看病,不幸被抓获。

    儒家会看在“仁情”的份上稍微减低对其子的惩罚。

    但法家不会,该怎么判就怎么判最多奏请朝廷赡养其母。

    而结果就是,其子被判徒刑,最终都没能见到老母亲临终面。

    对此,法家的观点是,不可因为一个人先开先例,否则律法无法警示众人。

    虽然这话是没错,但总得来说,还是有点不近人情。

    当然,如果对象是名特权阶级,比如大唐的李氏王贵,法家同样会要求严惩。

    而这个时候,儒家的“仁情”就会出来拖后腿。

    大意就是看在这名李氏王贵先祖曾为国家如何如何的份上,勉为其难放过这回。

    所以说,传统儒家与传统法家,都有其局限性。

    其实李承道很希望这两家的思想很稍微糅合一下,毕竟儒家与法家的矛盾,并不像儒家与墨家那样天生敌对。

    至于墨家就不用多说了,传统墨家简直就是弱者之友、君王之敌。

    在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君主最反感的就是墨家。

    只要强国进攻弱国,墨家准会高喊“兼爱非攻”,来帮助弱国保卫国家、抵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