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愈后兰笙(第1/2页)

    因为误食之祸,兰笙在床上躺足了五。她觉得自己愈发懒了,懒得挪动、懒得话,好像连这口要命的气都懒得喘了。虽然从心里往外犯懒,可是兰笙也没闲着,她让院子里的宫人们挨着个地来陪她聊,些他们听过、经历过的故事,虽然有些故事大同异、有些故事不值一提,可是兰笙依旧听的津津有味。

    在听故事这件事上,兰笙和玲珑很相似,她对故事也有一份无法抗拒的好奇。于是,通常情况下,来讲故事的人会坐在凳上,兰笙倚靠在床上,玲珑则倚站在床边,三个人便以这样稳定的阵势在一段又一段的故事里徘徊、探秘。

    兰笙找宫人讲故事的事被皇帝遇到过一次,皇帝对此不甚赞同,认为此举有失身份,形同坊间民妇。可是兰笙不以为意,在她看来,皇帝不过是偶尔一至,自己只要注意一下,不再被皇帝撞见,这听故事的事还是可以继续为之的。

    皇帝看出了兰笙眼中的敷衍之意,知道她不会乖乖如自己所愿,也就不再多言。只想着这人以后在这种事上栽了跟头的时候,就会想起自己的忠告了。

    皇帝向兰笙问起了全福的为人。他将莲居的宫人向邱望致下毒的事告诉了兰笙。听敏荷出这事时,他是怒不可遏,当时就想要下旨将那两个卑鄙无耻的奴才千刀万梗可是敏荷劝阻了他,敏荷她已经命人处理了此事。这事情发生地突然且奇诡,在没有特别确凿的证据时,如果贸然拿着两个奴才的口供去找人发难,很容易适得其反。所以,敏荷选择息事宁人,私下处理。冷静下来后,皇帝知道,敏荷这种做法是对的,这种无声的对抗可以化作一种震慑,让幕后之饶图谋有所收敛。

    兰笙对于此事并没有给予太强烈的反应,在她看来,淮嫔大举调动宫人过后,若是不出些事才是奇怪。她只是担心邱望致,接二连三的谋害已经在孩子心中留下了印迹,这些印迹会跟着他多久,又会带给他怎样的影响,实在很难估计。基于这种想法,兰笙告诉皇帝,全福此人,心性忠厚、重情重义,是个值得信赖的下人。听兰笙给全福这么高的评价,皇帝也放了心。

    敏荷,在这次风波中,全福的表现很稳重,也很守规矩,她很欣赏,于是准备让全福专门跟在邱望致身边伺候。因为全福是从锦织苑出去的,皇帝觉得,这奴才也是兰笙教导的好,所以过来知会兰笙一句。

    兰笙有些受宠若惊。对于全福,她倒是仰仗的时候多一些,实在不敢称一句教导。可是在皇帝面前,她不能过多赞赏全福的本事和心计,所以只能应下皇帝的认可。

    又躺了几,兰笙感觉自己已经痊愈了,便传了太医来诊脉。来给兰笙看诊的太医姓武,他为兰笙号了号脉,又问了问素日的饮食情况,言道兰笙的咳血之症已经无碍,但是兰笙脉象虚浮,有亏气亏血之象,应当略作食补。他为兰笙开了方子,还特意嘱咐兰笙应趁白日暖,多多走动,多做闲事。不能将自己禁锢于卧榻之上,日久长,脏腑的活力便要消磨没了。

    兰笙苦笑,戏言这武太医“名副其实”,搭配药方的秘方竟然是让病人“动武”。玲珑气她把太医的话当作笑话,便逼着她起床,东拉西扯地帮她找事情做。

    接连几,玲珑找了一堆事“推给”兰笙做。开始时是拿一捧花让兰笙剪,然后便是扶着兰笙去厨房捏汤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