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二十七章:夭寿,鬼子进村啦!(第1/2页)

    李有志看过的抗战片不少。

    但是关于鬼子的形象,他其实并没有细致的去了解过。

    抗战片谁看鬼子啊

    看的不都是我方英雄么

    所以对于鬼子的理解,他只是停留在穿着屎黄色军装,端着三八大盖,顶多就是步枪上栓一块膏药旗这个程度。

    现在看到一群网友在评论区的留言,他就觉得离谱。

    这一届网友怎么对鬼子的形象和装备这么了解

    直到他看到个网友在评论区里发的图片那是一张战地5的游戏截图。

    看到这个,李有志就知道自己不好糊弄过去了。

    这一届的网友吸取信息的渠道可不仅仅是抗战片,相比于上一代的观众,这一届吸收信息的渠道可海了去了。

    不说别的,就说这些单机游戏。剧情什么的不讨论,意识形态什么的也不提,光说对于历史装备的还原,一个赛一个的卷

    很多游戏的制作组里,都是有历史学家参与的。

    想要获得这样一批认知被养刁了的人认可,不下点真功夫还真不成。

    结束了直播,李有志便打开了网页,认真的查阅起了二战时期日军的装备。

    这一查,他才发现当下的影视剧在服化道方面,真的是太敷衍了。

    真不怪那些网友挑剔,就拿这鬼子的军旗来说,二战时期鬼子的军旗一共有四种;

    最常见的是那种白底日章旗,也就是通常说的膏药旗。在很多影视作品中都能看到,鬼子把这种旗子挂在枪下。实际上这种旗子也不是瞎挂的,一般在步枪上挂这种旗子的都是鬼子老兵或是分队长。日寇自古就有这种传统,在明朝时期日寇劫掠沿海的时候,就有那种拿着扇子的武士。目的就是方便指挥,并表明小队的位置。

    第二种则是联队旗,这种旗子也叫旭日旗,是一个联队的象征。

    第三种则是武运旗,这种旗子和旭日旗的形制差不多,但是上面有“武运长久”的大字,一般就是士兵或者军官出征时候随身携带,表明荣誉求取好运的。

    而像李有志他们从道具组领到的这种,实际上是海军的舰旗。这种棋子和联队旗差不多,但是“太阳”的位置偏左,正常来说是挂在军舰上面的。

    以日军陆军和海军互相敌视的历史来看,陆军的小队里确实无论如何也不会出现这种旗子。

    而除了旗子的乱用之外,剧组这边rb兵所用的服装和道具,也敷衍得不要不要的。

    按照李有志查的资料显示,至少在侵华战争初期,日军的装备还是非常精良的。

    看完了大量历史图片里的鬼子兵形象,李有志再看片场的这些鬼子群演,觉得只能叫做“青春版”阉割的太严重了

    放下手机,他便重新回到了服化组的帐篷。

    此时,几个工作人员正在给群演们发放服装和道具,看到已经装扮好却去而复返的李有志,一个服装师喊了一声

    “换完衣服的去外面等着瞎转悠什么嫌帐篷里不够挤啊”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李有志堆砌笑容凑了过去,二话不说先叫了一声“老师”。

    虽然黄铭那孙子挺讨人厌,不过新到一个环境,李有志觉得那孙子一些方法还是挺实用的没有人不喜欢被新人尊重。

    “老师,我第一次演戏,想着把自己收拾得立体点儿。我能不能拿点道具,往身上搭一搭”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