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三百零四章寿春之战(第1/6页)

    当董璜正在大战韩王宫的时候,一场更加血腥的大战在淮南大地上上演。

    为了拯救芍陂的粮食,春申君或者说是黄国的君主黄王,不得不领兵与从西面突袭而来的楚军精锐决战。

    占据芍陂附近的楚军主力共有能够组成军阵的八阶精锐二十五万,其中有十万是精锐中的精锐王卒。

    正军也就罢了,春申君丝毫不惧,但是那十万王卒却由不得春申君不小心应对。

    王卒是楚国举国之力培养出来的镇国精锐,总体实力比正军还要高一个档次,轻易不会出动,但是这次,楚国显然已经等不及了。

    为了保证能够顺利击败这支部队,春申君不仅集中了大部分能够组成军阵的精锐,甚至连各个封君的精锐都抽调了过来充当炮灰;

    同时为了防止楚军从淮河强行渡河,春申君也做了有效布置,不仅让心腹朱英亲自把守,还向大虞军求援,要求大虞军协防淮水。

    大虞军自然明白,这其实是春申君故意拉大虞军下水,如果大虞军不帮忙,春申君极有可能独木难支,被楚君两面夹击,进而大败。

    春申君料定了大虞军不可能看着他轻易战败。

    事实也正是如此,大虞希望春申君能够多牵制楚军,最好能够与楚军两败俱伤,这次,大虞军不得不接受了春申君的绑架。

    大虞军大将黄忠亲率十万精锐从未被楚军封锁的淮水中游渡河,赶往寿春支援。同时,大虞军水军也开始加紧水中作业,清理河道,作出再次截断淮水寿春段河面的架势。

    在这样的背景下,春申君与西部楚军的决战很快打响。

    春申君的对手这次不再是李园,而是王室出身的将领熊锐。

    熊锐名声不显,不过却长期在王卒之中担任将领,备受楚王信任,这次被没有什么大将的楚王派了出来。

    军中无大将,也是楚国最大的痛。

    带领楚军灭掉鲁国、也打赢过秦国的春申君,其实已经是楚国最优秀的将领了,而项燕算是楚国壮年派的中坚,除了他们外,楚国的确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将领,就算是秦国王龁、杨端和、桓齮那种级别的将领都没有。

    结果现在春申君已经叛国当了黄王,项燕也因为反间计如今成了大虞军的重要将领。

    楚国最拿得出手的将领,竟然是一個野心勃勃屡败屡战的李园。

    楚考烈王也很无奈。

    春申君与熊锐甫一交手,春申君就发现熊锐的指挥能力不足。

    熊锐根本就无法有效指挥二十五万精锐和二十万辅兵组成的大军,他甚至连十万王卒指挥起来都很吃力。绵延数十里地的七十多座大营,彼此之间的协调也有极大的问题。

    经过一天的试探,春申君于翌日拂晓对熊锐军左翼营垒发动猛攻。

    左翼是楚军最薄弱之处,这里的军队军阵稀疏平常,人员也不甚精锐。

    果不其然,战斗开始了不到一个时辰,春申君就连破楚军左翼三座壁垒,杀了楚军七八个将校。

    按照春申君的想法,这个时候的熊锐就应该派出援军支援了,他也做好了趁势逆击熊锐军主力的打算。

    然而,春申君没有料到的是,熊锐压根就不管左翼死活,直接中军王卒全军压上,直逼春申君中军;与此同时,楚军的右翼也动了,竟是也不管其他两翼与大营防御,直逼春申君左翼。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