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29章 飞行员的日常(第1/2页)

    第429章 飞行员的日常

    赛马镇今纳米比亚塞海姆是连结金钩港今纳国吕德里茨和内陆广大地区的枢纽。

    平日里这里空旷荒凉,人口稀少,就连灌木和牧草也也很稀疏。

    这里除了镇政府和牧民的住宅外,就剩一座空军基地了。

    南华境内的空军基地有几十个,大都设立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这样做既方便隐藏情报又能避免飞机飞行扰乱平民生活。

    此刻赛马镇空军基地中空空荡荡的,成排的旋转梯、浪木、摇摆船、旋转飞轮和旋椅等器材也是空着的。

    看样子,基地内的预备飞行员们正在集中上文化课。

    “铛铛”

    下课的铃声响起,一群身穿白色常服的预备飞行员们走出了教室。

    他们的个头高大,身材匀称,领章上绣的是银线鹰徽,肩章上银色纽扣外加一根细银线。

    这是他们的军衔,每个空军预备飞行员都是下士起步,一旦正式上飞,他们的军衔会提升至尉官。

    但是他们入学后才发现想要坐到飞机驾驶室,成为别人眼中威风厉害的人并不容易,因为他们需要先通过文化关。

    一般出现这种情况的飞行员都会紧张起来,毕竟空军飞行员实行淘汰制。

    他们在空间平衡感方面比较有天赋,但是他们的文化基础很低,需要着重补课。

    是以每个飞行员都是士官,他们想要立功更加容易,但是也更加危险。

    是以空军入伍后,这两类学员的培训的侧重点不同,文化关和体能关同样都得过。

    空军的来源比较复杂,首先是从其他军种挑选过来的老兵,这些老兵占了空军飞行员的一大半。

    什么时候把身体练得棒棒的,坐旋转飞轮、旋梯以及旋椅都不吐还能够保持清醒,基本上就过关了。

    虽然加入空军已经两年了,但是他们这些预备飞行员基本上没有摸到过飞机。

    体能关就更简单了,那就是练。

    幸好滑翔机并不算太难,文化关也很好过。

    文化关就是地理、飞机与发动机系统、气象知识与复杂气流、飞行员的自我修养、飞机航天原理、高等数学、机载机枪的操作要点等等繁琐课程。

    另外一方面是从在校学生中招收的,中等学校的学员占了空军飞行员的一小半,但这样的学员兵在体能训练上有短板。

    预备役飞行员出现三次重大失误,就要被转为地面人员。

    到了滑翔机实飞阶段,大部分飞行员也都通过了滑翔机实飞。

    但是仍有一些倒霉蛋,会因为操作技术不熟练,或者心理素质不过关导致落地时出现事故。

    接着又是滑翔机的构成、滑翔机操作要点、遭遇异常气流时的应对方案等文化课程。

    一年半的时间,几百個预备飞行员好不容易把文化关和体能关都过关之后,他们满心欢喜以为要上飞机飞天了,却被告知他们要先学会滑翔机的操作。

    他们除了在刚入伍时见过教官操控着形体宽大的飞机在天上飞行,那时候他们这些菜鸟都觉得教官很威风很厉害。

    除了滑翔机训练外,空军飞行员还有模拟仓训练。

    模拟仓训练是一个木盒子,里面会出现模拟驾驶舱,上面会有一些仪表,比如发动机转速,油箱刻度,计时器以及操纵杆等设备。

    基本上能够和真实飞机做到一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