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48章 迁都北京(第1/6页)

    第448章 迁都北京

    时光流逝,只是一眨眼,便是几个月的时间过去。

    财政上的不足,让大明在永乐十三年的动作收敛了许多。

    除了维持江西新政和广西改土归流、河道疏通外,便只有铁路勘查比较麻烦。

    当然,这些都是经济和政治类的事情,若说民生,那便要以太学农学院的新作物育种为主。

    经历两年的时间,由东洲带回的新作物经过培育挑选,最终选出了一些没有什么问题的良种。

    南京麒麟门以东的广袤耕地被划给了农学院,这块土地上播种了土豆、番薯、玉米、西红柿、辣椒、花生等十余种农作物。

    除此之外,橡胶、木薯、地薯、金鸡纳树等热带植物和作物则是被广泛种植到了交趾、吕宋、旧港、广东、福建和琉球府的部分地区。

    在这些种植热带作物的地区里,大部分都是有汉人踪迹的,唯有琉球府的汉人踪迹并不算久。

    从永乐八年朱高煦设置琉球府,置基隆港、基隆县开始,琉球府被汉人所实控的时间不过五年。

    前四年由于疟疾、瘴气存在,驻扎基隆港的琉球卫并不敢深入,基本是通过每年运送琉球的长山蛮来开荒。

    “你的这处院子和其它院子一样,二进出,占地五分,有主屋一间,侧卧两间,耳房两间,柴房和厕所各一间,倒座房四间,马厩猪圈一处,水井一口。”

    若是雇工来做这些事情,那一定会亏本,可长山蛮是战败被俘的劳改犯,他们需要劳改十年才能获得自由身。

    那些木料也大差不多,基本都运往了浙江和江东这些需要木料的地方。

    数百福建移民走入城中,被吏员带着前往分配居所。

    “这是你的院子,稍许自己写个木牌挂在门口就行。”

    吏员用南平闽南语询问吕观,吕观则是点点头“没问题了,没问题了。”

    为了扩大汉人的生存空间,基隆卫向南方进军,最后在琉球北部设置琉球县台北。

    琉球县刚刚修建不到三个月,但此时已经修建起了周长四里,高二丈,厚一丈六尺的城墙。

    院内的“繁华”让吕观看傻了眼,不由得指了指自己“就我一個人住”

    在劳改期间,他们每日工钱是三文,伙食是海鱼、蔬菜和两斤粗粮。

    虽然每日都干活,但自从金鸡纳树皮出现,他们干活也不用担惊受怕,而且这种能吃饱的日子也渐渐让他们生出懒惰。

    “嘿嘿,都说琉球会死人,原来都是骗人的这么大个院子都是我的,就是镇上的财主也没我住的院子好。”

    当然,琉球府的开荒并非是太平无事的,哪怕连生活在交趾长山之中的他们,也会没有征兆的患上疟疾和瘴气。

    按照当下的进度,只要他们能活到劳改结束,那基本上能攒下十一贯,并且在琉球府安顿下来。

    因此在过去五年时间里,当初的六万长山蛮只有不到两万存活下来,后续运送过来的十二万长山蛮,也只活下来不到七万。

    木牌长一尺,宽一掌,上书长河巷第八弄。

    吏员带着吕观在院内参观一番,最后将钥匙递给了吕观。

    “行”吏员点头,最后提醒道“琉球县的两条主干道分别是桃园街和琉球街,街道上都有卖东西的,你缺少的锅碗瓢盆和被褥什么的都可以去买,不过价格会比在福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