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41章 父慈子孝(第1/5页)

    第441章 父慈子孝

    “轰轰轰”

    四月初,当火炮声在江东门外响起,代表着圣驾的旌旗插在龙舟之上,成功靠岸。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码头上,群臣推金山倒玉柱的跪在清扫过后的水泥地上,五拜三叩。

    “起来吧”

    当朱棣的声音阔别一年有余重新响起,许多文臣都感到鼻头一酸,心想这位总算回来了。

    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他们不能说过得很差,但绝对也算不上好。

    朱高煦在整个南直隶推行新政,将本就脆弱的淮西勋贵、江东官场清扫了一遍,扫出数百万亩隐匿耕地的同时,也扫出了许多包庇的胥吏,牵连者两千余人,连带亲族近三万。

    三万人啊,这放在哪朝哪代都算得上大案了,更别提朱高煦对武将赏赐丰厚,对文臣“刻薄”的做法了。

    在朱高煦的统治下,群臣只觉得自己生活在监狱,这不能做,那不能做,虽然俸禄算得上丰厚,可和武官打仗所获赏赐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怎么弄成这样”

    现如今朱棣回来,庙堂上最少有人能为他们发声了。

    “这群人看我眼神不对劲。”

    “比南京的要大一些,城池也是,就是比较干燥,你在南京出生,兴许不太适应。”

    纪纲与陈瑛虽然押送解缙北上,但朱棣在过去几个月里并没有接见解缙,只是让三司查案。

    例如让他册立妃嫔,再选皇后之类的话,每每想起,朱棣都气血上头。

    别的不说,单单抽水这一项功能就能大大减少开采矿藏所需人力,以往开矿要不断人力抽水,而今有了蒸汽抽水机,只需要一台蒸汽机就可以解决一個矿洞的抽水问题,省去几十上百的人力。

    “走,我们爷俩也去太学看看去。”

    朱棣拉着朱瞻壑的手,高兴的向大辂走去。

    三司查案会审的结果就是解缙确实触犯了大明律,由于是累罪,因此这个罪责可大可小。

    纪纲躬身作揖,三言两语就将事实歪曲。

    “这这这”

    想到自己从北边南下一路的所见所闻,朱棣自然能体谅朱高煦。

    出乎预料,今日来接驾的并不是朱棣每次返回南京都能看到的朱高煦,而是他的孙子朱瞻壑。

    果然,朱棣听到纪纲如此说,虽然不相信纪纲的话,但他还是露出不喜,估计是想起了以前解缙那些触怒他的奏疏。

    十二岁的朱瞻壑毕恭毕敬作揖,看上去十分乖巧,朱棣也高兴点头“你父亲为何不来”

    对于江南人口稠密的地方来说,省去人力就代表许多人失业,因此蒸汽机有利有弊。

    当然,这样的念头王彦也最多想想,说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群臣惶恐且愤怒,但这愤怒都针对到了纪纲身上。

    “爷爷,北京的紫禁城和南京的有什么区别”

    “皇爷爷”

    最大就是流放和发配,最小就是罢黜为民,具体怎么判,看朱棣想怎么判。

    站在码头上,朱棣警惕的与身边王彦低声交流,王彦心中汗颜。

    真正想要解决问题,朱高煦曾经与朱棣所说的那些科技进展都得实现才行。

    “纪纲狗贼,居然把解缙绅折磨如此”

    想到这些事情,他也懒得去管解缙,只是将目光放到了群臣前的华盖下。

    “噔”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