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96章 龙江船厂(第1/5页)

    “今日这话也算是大逆不道,老二怎么敢说啊”

    南京,燕王府内

    伴随着朱高炽顶着额头冷汗来回渡步,嘴里不断念叨着让人听不懂的话,四周护卫也面面相觑,不敢发声。

    这种局面下,朱高燧却跟个没事人一样,坐在位置吃着水果。

    看他那副模样,朱高炽气不打一处来,想要去教训朱高燧,却又想到平日里朱高燧的逆反,因此只能当做没看到。

    他来回渡步着急,却又不敢去府军前卫坊与他见面,生怕朱元璋将朱高煦今日之言联想到燕王府身。

    怀疑到他身倒是没事,可如今朝中想抓他爹把柄的人可不在少数,他得为燕王府着想。

    这么一想,朱高炽更是觉得自己对不住朱高煦。

    这样的愧疚加精神的焦虑,没能坚持多久的朱高炽便坐到了一旁的位置,不停喘着粗气。

    护卫见状前为其扇风,但这风却扇不走朱高炽心里的焦虑。

    收回宫中行走令牌,禁止前往两国公府读书

    船坞门口,一名身着从七品补服的三旬官员一路快走,见朱高煦回头后,他再次躬身唱礼“殿下千福。”

    “回殿下,是的。”

    明初南京城的外城大多都是农田和村庄,视野十分开阔。

    “头,这二殿下怎么下马徒步了”

    朱允炆沉吟片刻,思量过后才继续道

    百户官不敢耽搁,一路小跑前接过牌子。

    为了建造宝船,龙江船厂特意开辟了一处新船厂,因生产宝船,故称宝船厂。

    “此船若下水成功,则备铜炮十二门,弩箭八百支,火药弩十二张,火箭六百支及短兵二百。”

    如果自家老二真的惹皇爷爷生气了,恐怕现在的他不是在凤阳高墙,就是在收拾行装回北平的路。

    所谓用料两千二的战船,其吨位也不过才七百多罢了,与朱高煦印象中动辄数千吨的宝船差距甚远。

    若是从北说到到南,那便分别是佛宁门、楼江门、仪凤门、定淮门和江东门。

    朱高炽沉默许久,直到一名王府护卫从外着急走来,他才猛然起身。

    以内城监视的手段放在外城,那自然是漏洞百出,所以不能跟的太紧。

    “二殿下要去龙江船厂,都跟松些”

    “殿下千福”

    “这大船,可否造出万料以的”

    即便眼下燕府的世子位还未确定,但他二哥这辈子最低都是一个郡王。

    这和平常一样的举动,却在没有事情打扰后显得慢条斯理,不紧不慢。

    这样的地广人稀,给南京城百姓了不需要出城就能满足的基本物资需求,因此许多南京百姓一辈子都没有出过外城。

    “是”

    朱高煦从往下俯瞰,全船一共分四层,空间极大,不似十六世纪的西洋船一般拥挤。

    由于他穿了一身绸做的常服,因此倒也没有人敢来驱赶他,只是自顾自的忙着建造船只。

    “铛铛”

    收拾好一切,朱高煦为赤驩套马鞍,乘骑它出了府军前卫坊的小巷。

    一名锦衣卫惊诧回头,领头的男子见状也紧皱眉头,看样子十分头疼。

    朱高煦来江东门,为的就是城外的龙江船厂。

    他闲下了心来,并没有对朱元璋对他的惩罚心。

    此刻已是亥时,朱允炆也在宫中侍从的伺候下脱了常服,沐浴过后等待头发吹干。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