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2章 那就让它活过来!(求打赏月票全订!)(第1/2页)

    扶苏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沉思。

    信记录着扶苏的话,内心满是对扶苏的佩服,他忍不住作想

    像太子这样的人,拥有这样的才华,不去著书立说,实在是太可惜了。

    如果太子不用去治理国家,以太子的才华,思辨,完全可以建立出一套自成一家的理论体系。

    “所以在我看来,国家如果施加好的政策,能够做到合理的调理人的欲望,给予人足够的物质生活,基本上就可以做到风调雨顺。”

    “如果君王施加错误的政策,首先导致的是部分人群的欲望追求和大众相违背,随后才会引发财货上的分配不均衡。又因为财货上的不均衡,这会相继引发许许多多的问题。根本上的问题解决不掉,再怎么调配资源,切分利益,根本毫无意义,反而会给民众制造更多的苦难。”

    “所以在我看来,治国最重要的是引导民众。引导百姓除去内心深处不合理的欲望,安分守己。而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就要让一个国家的君王、丞相、将军,上卿、大夫们做到向下看,以为民做事为旨,而不是都将目光往上看。”

    “一旦君王有了难以填补的欲望,臣子就跟着追逐竞位,下吏也会跟着学习攀附权贵以达到目的。”

    “然后下层的民众,他们不得不也走上这样一条路。”

    “于是国家里的人都不想靠从事生产来满足吃喝,都想的是用讨好上位者的方式。”

    “但是上位者毕竟是少数,下位者永远都是大多数。”

    “引发民众内心产生不公平愤怒之火的,从来都不是因为下位者食素,上位者食肉。”

    “而是因为食肉的上位者,不去做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上位者本该食用自己规定下的俸禄去好好照顾百姓,可是却利用权力,谋取不属于他们的利益,愚弄欺诈百姓。”

    “当这种现象非常普遍之后,腐败就会传导,社会的秩序就会被冲击,犯罪人数激增。”

    “可是,圣人离世已逾千年,现如今,谁又能做到这样的事情让人们的欲望都得到合理的调理,这其实就是圣贤主张节的来源。”

    “我的老师韩非,曾经师从荀卿。按照这个道理来说,我也算是荀卿的徒孙。”

    “可是我从来都对外不说这一点,因为荀卿始终坚持,君王要施加仁政,善待百姓。如果做得到,就不用说出来。如果说出来要这么说,一旦做不到,到最后,只会失信于天下。”

    张苍先是颔首,不乐意听人这么批判儒家;可是当扶苏说出这些,不止是他,所有人都跟着肃然起敬。

    一开始,张苍觉得,太子扶苏没什么了不起的,就是太横;慢慢地,张苍觉得,太子还是很善待百姓的;但是当听到这個,张苍对扶苏,那就是佩服地五体投地了

    因为他感到,扶苏可以做他的老师了。

    “我心目中的老师,始终只有那一位。他曾告诉我,民应当使其永远处在没有能力的状态,更加不应该让他们有智慧。国家越是教导民众,给他们教授知识。他们知道的越多,就会变得越发狡猾。”

    “民一旦多智,反而会给国家造成祸乱,让国家管控民众成本激增。事实也正是如此,蛊惑人心的,都是读书人。”

    张苍完全没了之前的意气风发。

    扶苏的话让他感到内心深处某些东西被触动。

    就在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