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7章 宽刑(求打赏月票!)(第1/2页)

    “我想要宽刑。”

    驿馆里,扶苏对蒙恬再次提出此事。

    蒙恬心头一跳。

    太子和大王实在是太像了。

    决定了的事情就一定要做,而且一定要做成。

    可是以他对秦国国内情况的了解,太子的想法,估计没有人多少人支持吧。

    尤其是大王不会应允。大王一向对伤风败俗的事情深恶痛绝,对天下道德式微的状况非常不满,就是想要用秦法来解决天下风气败坏的状况。

    所以大王才一向主张严刑峻法。

    “太子,大王经常说,乱世当用重典。这所谓的重典自然就是指严刑峻法。太子您性格温和宽厚,见到颍川郡庶众上下都在短期内半个城的人都曾遭受刑法,所以心生不忍,想要宽宥刑法。”

    蒙恬说着,信在一旁飞快地记录此事。只是听到温和宽厚几个字时,信的眉头微微挑起。

    蒙恬继续道,“臣以为,太子有这样的仁义心肠,实在是我秦国之福。可是太子,恕臣直言,这些庶民正是因为人心涣散,没有律法严加约束,所以才经常做出有悖伦常、臣弑君、兄盗嫂这样的事情。”

    “这些徒隶和服徭役者不是因为秦律的推行所以才遭受这样的重创和打击,事实恰恰相反,是因为他们过去一直行事无拘无束,屡次作恶而得不到惩治,以至于民间风气败坏,作恶这人越来越多。”

    “臣在学室习三年秦律,最清楚法的本意是为了惩恶扬善。太子如果在这個时候宽宥刑法,就意味着放纵。”

    蒙恬迎着扶苏的目光,眼神清澈地像是河水一样,一眼就望到底。

    蒙恬是真心实意劝扶苏最好不要这么做,触怒大王、引起朝臣的反对,对扶苏来说有害无益。

    “城中那些庶民,并不是太子所看到的那么单纯,有许多人在底层混迹多年,受尽压榨,早就渐渐地泯灭了为人的本性,为了生存、为了名利,他们早就变成了无所不为、没有下限的人。”

    “在太子面前,他们只是佯装恭敬罢了。实际上他们中大多数人,都犯下这样那样的罪行,不孝、不恭、偷窃、抢劫、强奸,这些在我们秦国人看来是必须要严加惩治的罪行,但是在异国却都是轻微的惩罚,有些国家甚至于不设立相应的刑法来制止这样的恶行。”

    “太子可知道,整天在痛斥秦法严苛的都是那些人,正是那些因为犯下过错被惩处,又或者是担心秦法将他们绳之以法的人。这样的人,十个里面有九个。”

    “太子,很多时候,宽容反而是纵恶。”

    扶苏却不这么认为,“用法律来治理国家,本义是为了惩恶扬善。作为秦国的太子,我也学习过秦律,知道诸多律法,也了解为吏之道。”

    所谓为吏之道,就是对秦国所有行政官员的要求。

    里面包括的内容非常的多,其中就有要求秦吏一定要做到爱下,更要求秦吏尽量做到清廉。

    “既然法的本意是为了惩恶扬善。可是如果这么做并不能起到效果,反而让民众对国家都心怀仇恨,那法不就起到相反的作用了”

    “仅仅是因为犯下微小的过错,就让他们付出远远超过过错本身的代价,这是否太过了呢。我曾经常常听母君说,这天下万事,一阴一阳为之道。”

    “凡事最怕的就是过犹不及。我所担心的是,对于这些本就饱受韩国旧贵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