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9章 这都是嬴政的意思,谁敢不听?(第1/2页)

    大夫茅焦,平日里一向积极主动。

    从他劝谏嬴政把太后接回秦国王宫后,就被嬴政拜为大夫。

    茅焦总是能及时迅速地捕捉嬴政的心意。

    “大王,扶苏公子年纪尚浅。虽有天赋,可是只适合精简文字,若是召集文士主持大局,恐怕难以应付。故臣以为,应该另寻精通此事的大臣主持精简文字一应事务。”

    “茅大夫以为谁是合适的人选呢”

    “大王,微臣无有识人之能,还请大王决断。”

    嬴政点头,随后看向熊毅。

    “右相,你可有好的人选”

    亏得熊毅早有准备。主持精简文字的人才,他身边并没有这样的人。

    “大王,公子身在宫中,不若就从宫中挑选。尚书台中有许多博闻强识的中书,微臣以为,他们中定然有人能主持大事。”

    赵高听了,心中大喜。若是这份差事落到他的身上,他以后可就能够名垂千古了。

    嬴政点点头。

    “左相以为谁能胜任呢”

    关于文字精简的事情,昌平君早就挑好了人选,绝对是嬴政满意的。

    “大王,臣以为右相所言极是,这样的大事,应该由博古通今之士筹备如今朝中不就有这样一位大臣吗”

    “何人”

    “大夫李斯。”

    熊启说罢,众人将目光落在李斯身上。

    “李斯”嬴政点点头,李斯确实有这样的才能,而且嬴政相信,他一定能完成这样的大事。“寡人将此事交予你来处置,如何”

    “李斯愿为大王协助扶苏公子完成精简文字之事宜。”

    众臣见了,不免对李斯投去嫉妒的目光。这个李斯,凭什么这么快就得到大王的重用。

    扶苏没想到,他又要和李斯交手了。历史上秦国小篆的成书,就是由李斯、赵高、胡毋敬三个人主持完成的。

    不会到时候他们四個人要凑在一起吧。

    “好此事就这样定下。”嬴政将目光落在扶苏身上,“扶苏,你还有其他事要表奏吗”

    扶苏像是得到信号一般。

    “君父,儿臣都记起来了。”

    在众臣眼中,嬴政和扶苏二人的每一个互动,都别有深意。

    他们一定是提前串通好的。

    八岁小子诚不欺我啊

    而一如扶苏计划的那般,当着众人的面,他开启了背诵模式。

    只见扶苏昂着头,继续大声地道,

    “这第二条,乃是在咸阳城设立学宫。要吸引招纳天下贤士,皆聚于我秦国。在学宫设立相应官职,让这些士人进行书籍编纂、经典释义。文字的精简改革统一,也可在此地完成。”

    众臣听着这些新鲜的主张,那是一个个的侧耳悉心倾听,唯恐错漏一字耳。

    因为他们已经认定了,这些都是嬴政的心思。

    抓住大王的心意,以后才能给大王献上锦囊妙计啊

    “第三条,乃是在全国各处郡地设立推广设立学室。天下一统,乃是大势所趋。而我秦国则是天命所归,未来天下一统的大业必将由我秦国来完成。”

    “然而我秦国昔日只为区区诸侯国之一,即便如今有心顺承天意,可是终归力有不逮。用战争获得的土地,其治理所需代价甚大,不仅需要士兵长期驻守,更需要选派秦国心腹,然而即便如此,地方新设置的郡县仍旧频频出现人手不足的情况。”

    “而治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