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27章 语言应激反应(第1/2页)

    第427章 语言应激反应

    会议桌周围,重案组成员围坐成一排,脸上的神色都比较轻松,大家有说有笑。

    对于警察破案来讲,有的时候真是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上一秒大家还跟无头苍蝇一样乱转,找不到线索,理不清头绪,感觉破案遥遥无期。

    但是说不定下一秒就会来一个电话,告诉你说嫌疑人抓到了。

    王家河抛尸案就给了众人这么一种感觉。

    虽然在大面积的排查嫌疑人之前,重案组已经根据嫌疑人的行为特征,被害人的背景工作特征,凶手作案时间跨度等等信息,大概锁定了嫌疑人,很有可能居住在北方大街,并曾经有过在南山路居住的经历这么一条线索。

    即便如此,居住在北方大街的常住人口就有3万多人。

    流动人口大概有4万多人,加起来就是七八万的人口需要去排查,这项工作可不是一天两天就完成的,十天半个月都很有可能。

    而且在座的各位其实都知道,这种大范围的排查大概率不会有什么特别明显的效果。

    一方面是因为这种大范围的排查一定会打草惊蛇,导致嫌疑人可能有所准备,应对排查的时候就有可能不会露出什么蛛丝马迹。

    也就是说从以往的办案经验来看,如果一开始这种大范围的走访调查摸排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那么随着时间越长,有进展的可能性就越小。

    大家都是各地方市局来的,对于辅警转正这种事情都非常清楚。

    李东林坐在首位,心情放松。

    从哪方面说张二河这一刀都挨得值,但是话有说回来,这一刀砍在了张二河的肩上,如果砍到脖子上破了大动脉,那有可能就是另一个结果了。

    就像去年天州市的那个辅警跳河救人一样,明明自己水性不好,明明自己当时没有穿警服,明明知道自己跳下去也有可能被淹死,但还是义无反顾的跳下去了。

    李东林点点头,刚刚让王松中止审讯,其实也就是这个意思,要调查清楚犯罪嫌疑人宋铁军为什么会有这种语言应激反应。

    重案组的人到达现场的时候,只剩犯罪嫌疑人,因为张二河受伤,孙建国带着他去了医院。

    而让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是,排查工作刚刚开始不到半个小时,就传来了好消息。

    所以重案组的人并没有见到张二河和孙建国两个人,只有当时人民路派出所所长陈江在现场。

    “两个人和这个犯罪嫌疑人宋铁军也都认识,张二河和宋铁军是发小,孙建国是看着宋铁军和张二河两个人长大的。”

    “我听说本来今年这个辅警就已经报了转正名额,但是还没定,现在有了这个案子那板上钉钉绝对没有任何问题,甚至他这种情况根本不需要占用名额。”

    虽然刚刚的审讯不太顺利,但就像宋明光说的人被抓起来了,后边都是水磨功夫以。

    另一个方面就是排查的民警本身在经过大量走访调查工作,没有什么收获之后会不自觉的放松警惕。

    重案组在会议室里开会的时候,天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宋明光给大家讲他打听到的当时都情况。

    “那这个辅警这次最少一个二等功啊,肯定能转正。”

    “我觉得犯罪嫌疑人宋铁军出现这种情况,很有可能是语言性应激反应,听到麻麻批这个话就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