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78章 案情讨论(第1/2页)

    第378章 案情讨论

    由于微量物证的检材非常有限,大多数情况下是以克、毫克为计量单位的,所以实验的要求很高,因此没有第二次试错的可能。

    刘国栋和杨森小心翼翼的处理每一份检材。

    “纤维的检测结果出来了,是彩棉。”

    “彩棉这玩意可不便宜。”

    老白过年的时候买过一套彩棉内衣,好几百。

    “泥土的检测怎么样”

    “北山的,是我们这北山的。”

    每一个地方的泥土都有不同的特质和成份,而海州市北山的泥土是一种粘土,能够用来烧制砖瓦。

    “北山”

    陆川没去过,但是老白对那个地方熟悉。

    “北山那地方前些年有很多砖瓦厂,但是后来因为环境污染都已经迁走了,前两年我记得那边盖了一个冷库物流中转基地吧。”

    冷库

    尸体有冷冻的痕迹,莫非尸体就是在北山冷冻的

    晚上9九点半,秦勇组织召开第一次案情分析会。

    会议室里,烟雾缭绕,陆川坐在角落里,看着第一排的人情绪都不是特别高就知道,案件的侦破没有预想的顺利。

    “法医这边,老王,你先说说,尸检有什么发现。”

    以往王长江发言的时候都比较平静,作为法医陈述尸检报告是例行工作,他已经做了不知道有多少次,但这次面露难色。

    “女性,致死原因是胸部利器刺穿,正中心脏部位,失血过多死亡,尸体没有发现被侵犯的痕迹,有冷冻历史。”

    “尸体从结束冷冻状态,到被垃圾场的拾荒者发现,应该经历了一个多月时间。”

    “理由是,尸体发生了较为严重的霉变,在腋下、脸部、手臂和大腿内侧都有霉变部位。”

    “另外,尸体冷冻的时间应该超过一年,因为尸体表面有霉变的层次变化,也就是说尸体在垃圾场发生霉变以前,在冷冻状态下曾经发生过一次霉变。”

    “死亡时间具体时间现在很难作出准确判断,但是估计是不少于一年。”

    王长江干了这么多年法医,很少给出这种似是而非的结论。

    但是,这次实在没办法。

    尸体的死亡时间,在最初的一段时间内是非常好判断的。

    比如通过尸温,通过尸僵程度,通过尸斑颜色等等都能得到有关尸体死亡的准确时间。

    甚至,即便是没有血肉的骸骨,在判断尸体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唯独冷冻过的尸体,王长江在解剖后,通过查看内脏变化、胃溶物残留情况,基本上也是得出了解冻后的时间,但是无法准确判断尸体的冷冻时间长短。

    只能根据冷冻状态下的霉变,给出一个应该不少于一年的死亡时间。

    这个范围,就太大了。

    换句话说,尸检对案情的推进,似乎没有太大的作用。

    死者的指纹比对成功,已经确定了死者身份,一年多年前失踪。

    所以,被害人有可能死了一年多,或者说大概率死了一年多,然后一直冷冻。

    直到上个月,才被凶手抛尸到垃圾场。

    “法医说完了,现勘,老刘你说说。”

    刘国栋清了清嗓子,相较法医那边没有太多线索而言,现勘这边的线索虽然并没有直接指向凶手,但也可以用丰富来形容。

    “第一,指纹的鉴定分析,陆川这边完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