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03章 一无所获(第1/2页)

    足迹鉴定分析,在刑事案件侦破中,起到的作用,大多数圈定嫌疑人范围。

    鉴定的越详细,身高、体重、年龄的范围越精准,效果越好。

    秦勇把手机上的鉴定分析报告,直接转发到了专案组的工作群里。

    接下来所有人的工作重心,就围绕着寻找年龄在34岁到38岁之间的中年男性开展。

    “周老师,在你的印象里周洋有没有三十多岁的朋友,左脚有残疾的”

    周父亲迷茫的摇头“他的朋友没什么正经人,他在我们跟前也从来不说这些,不过如果有的话,王志可能会知道。”

    张辉和任强这组人,重点在排查周洋的社会关系。

    孙军这边也在挨家挨户的询问。

    “中年男子,三十多岁,身高一米七五左右的陌生人,有印象吗”

    “不太熟悉,我昨天下班快半夜了,而且这公寓里大家都不怎么熟悉,应该都是陌生人吧”

    大多数的询问,没有太大效果。

    三十四岁到三十八岁,身高一米七三到一米七六,体重七十公斤左右

    这样的人,在公寓里太多了。

    虽然陆川的足迹鉴定分析中,有左脚小拇指缺失的判断,但是总不能让所有人把鞋子都拖下来吧

    外边在寻找各种线索的时候,现勘这边的微量物证分析也完成了。

    “我觉得,这项分析结果比较有用。”

    刘国栋四个人正在讨论微量物证鉴定结果,这些鉴定分析结果有的有用,但是大多数都是没用的。

    老杨说的是在凶手鞋印上采集到了微量物质。

    是一种木屑。

    “公寓天台上不应该有木屑,我怀疑是凶手鞋底子带来的。”

    “至于这些纤维,我看可能有一部分是凶手拖拽周洋,残留的物质。”

    “用处不大。”

    天台上的微量物证,有发现木屑,有发现纤维材料,有发现泥土等等七八种有可能是外来的物质。

    但是哪一种是凶手带来的,并不好判断。

    “这个也一定,如果是凶手身上的衣服,掉落的纤维呢”

    “这个不好分析,”老白摇摇头,对老杨的判断不太认同。

    “对了,小陆刚刚做的足迹鉴定分析,怎么看出来对方左脚有残疾的”

    陆川喝了口水“这个比较简单,凶手为了清理现场的拖拽痕迹,留下了很多脚印。”

    “这些脚印有站立姿势的,也有蹲下的姿势,还有走动时留下的脚印。”

    “我发现这些脚印,左脚的重心有偏移的现象,尤其是站立和蹲着的时候重心变化大。”

    “正常人站立和蹲下的时候,脚上的重心会发生前后变化,但不会发生左右变化。”

    “可是凶手左脚的重心,站立和蹲下的时候,不仅发生了前后变化,还有轻微的左右变化。”

    “另外,根据现场鞋印的清晰程度,可以判断出凶手穿的鞋子是旧鞋。”

    “左脚前掌外侧的磨损痕迹,明显比右脚的前掌外侧要浅一些。”

    “结合这些,基本上能判断凶手左脚的外侧有不受力点,应该是小拇指有残缺才会造成这种情况。”

    “当然,这种残缺是后天形成的,还是先天就这样的,就不太确定了。”

    足迹鉴定分析,不仅仅是技术活,更是一个经验类能力。

    在刑事侦查中,其实有这方面的相关书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