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90章 可堪否(第1/3页)

    有何不敢

    郑胄心中嗤笑了声。

    他觉得眼前这位魏将军的招降说辞很笨拙。

    明明,招降的办法有许多种,比如有高官厚禄、封侯赐爵可恩荣,如画田亩赏资产与奴仆美婢以动人心,如以桑梓乡党为由动之以情,还有推食食之解衣衣之等收买人心等等,但他偏偏提及了门户与孝道

    他父在曹魏篡汉之前,就效力孙权了

    且夙来被孙权器重,不仅一直被留在身边做些心腹幕僚之事,且还恩荣了妻儿,让他与诸兄都得以显名。

    如此情况下,他当誓死不从、为吴捐身以全名节,让孙权得悉后更厚待父兄,这才是最好的门户计才是真正的孝道

    故而,郑胄明知道夏侯惠是用了激将法,且用得很低劣,但他还是点了点头,抱着戏谑的念头等候说辞,“愿闻其详。”

    唉,都被幽禁数日了,甚是无聊,就当是解闷罢。

    且都是为将死之人了,也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且先让彼逞口舌之快,然后我再反驳之,令彼哑口无言铩羽而归,也算是出了被缚来寿春的恶气。

    “郑君爽快”

    不吝赞了声,夏侯惠从吴纲手中接过两个酒囊,将其一递给他后,才发问道,“我所问者一,今天下三足而立,我魏国独占天下七分膏腴丰饶之地与人丁,而郑君以为,吴国可有胜算入住中原,鼎定天下乎”

    当然嗯,应还是有的。

    在心中回了句,但郑胄说出口的是这样,“天下局势幻变,不循常理。如昔日秦始皇灭六国毕天下伟业时,孰人料到竟二世而亡;尚有王莽篡汉前被誉为圣人,然不过新朝短短十五载国祚。今魏虽国力雄厚更甚吴,但犹不及秦、新二朝,何来我吴国无有机会入主中原之说乾坤未定,不可定论也。”

    呵呵

    你若是心中信誓旦旦,那就不会反驳得如此委婉了。

    暗笑了声,夏侯惠点了点头,先是附和他的观点,“乾坤未定,天下大势尚有可为。郑君所言极是。”

    旋即,便一针见血的道破,“只是郑君亦知,孙仲谋对我魏国用兵多年矣,建树几多可曾夺一城据一地此中缘由何也非江东无有戮力同心之故正如郑君所言,天下大势虽未定,然绝非吴国膺天命也”

    对此,郑胄张了张嘴,但最终还是默然以对。

    不仅是知道江东内部矛盾重重、北伐掣肘甚多,更因为在江东水军中任职的他,去岁也随军入巢湖了。

    那时的战况就令他很失望。

    连魏国迁徙合肥城的军情都没有打探到,竟就举十万大军来战了

    何等荒谬

    知彼知己是最基本的军事常识啊

    这种拿征伐当儿戏的做法,让他能出声反驳呢以什么理由来佐证,吴国有机会定鼎中原呢

    “我所问郑君者二。”

    见他沉默的夏侯惠,也没有耽搁,继续趁热打铁问道,“郑君生长在吴地,应是知晓影从孙伯符孙仲谋创基业之功臣者,以青徐淮泗人士居多。而今,可决江东军国大事者、居江东高位者,寄寓江东之人犹有几多”

    不多,但也不少。

    如诸葛瑾、步骘、吕岱、薛综

    这次郑胄没有作答。

    因为他知道,对比先前汇聚在江东的如周瑜、鲁肃、吕蒙以及程普韩当甘宁等济济一堂,现今的江东已然是本土世家话语权更甚了。抛开陆逊为军中第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