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358 夺嫡(第1/2页)

    诸天从四合院启航358 夺嫡

    王刚一听邕王的名号,心里就把前因后果猜的八九不离十。

    当今皇帝赵祯,在位三十余年,朝局平稳,天下承平,邦交稳固,但唯一的遗憾就是子嗣稀薄。

    早年赵祯后宫只生女儿,搞的他不得不过继宗室侄子为储君,那个侄子叫赵宗全,也是知否后来的皇帝。

    要说这赵宗全也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他本是闲散王爷的第十三子,按理说皇位注定与他无缘。

    偏偏被赵祯选中,过继为储君,按理说简直就是天上掉馅饼的大好事。

    结果赵宗全过继之后,赵祯后宫嫔妃立刻给他生了个儿子。

    有了亲儿子后,赵祯看赵宗全是哪哪不得劲,赵宗全也机智,立刻上书请辞,把储君之位让给赵祯儿子,然后自己跑回封地,不沾朝廷是非。

    说来可笑,赵宗全这一走,赵祯儿子立刻暴毙,惹出好大风波。

    后来赵祯陆续又生了两个儿子,本想立为太子,可惜二皇子只活到四岁就夭折,三皇子刚出生,也是体弱多病,眼看养不大。

    储君之位空缺,朝廷就有人重提过继储君之事,但赵宗全是铁了心不再当这个储君,剩下来最有希望的就剩下邕王和兖王。

    这两位王爷的优势在于他们都有了子嗣,加上在朝廷威望够重。

    争储自古以来就非常凶险,更何况还是以堂侄身份争储。

    邕王和兖王为了皇位,几乎是不加掩饰的拉拢朝廷重臣,扩张自己的势力。

    那个马国维既然是邕王的小舅子,明显就是邕王在江南路的代言人。

    拉拢朝臣不可能光靠一张嘴,那是得用真金白银收买的。

    江南是大宋税收重省,一隅之地占据朝廷过半税收,那是谁都想要的香馍馍。

    扬州府作为江南路最富庶的地方,盛纮这个扬州通判占据很重要的位置。

    偏偏盛纮性格滑不留手,从没表明支持谁上位,看似谁都不得罪,实际上是把邕王和兖王都得罪了。

    马国维抓王刚和盛长柏,应该也是想给盛纮一个警告,逼他站队。

    其实知否原着中,邕王干过差不多的事。

    一个是抓齐衡父亲,逼齐衡娶自己女儿嘉诚县主。

    另一个是抓容妃的妹妹荣飞燕,坏她名节,让她无法与嘉诚县主争齐衡。

    从这两件事上,王刚就知道这个邕王,是个无法无天的主。

    要知道齐衡的父亲是齐国公,站在勋爵顶点的人。

    荣飞燕更是皇帝宠妃的亲妹妹。

    盛纮算是什么东西,若不是看在已故的王老太师面上,盛纮都入不了邕王的眼。

    这次盛纮被调去汴京为官,看似是高升,实则明升暗降,由原本地方肥缺,换成朝廷闲职。

    同时这也是盛纮明哲保身之道。

    想明白一切前因后果后,王刚沉默了。

    “现在你明白了吧盛纮不告诉你们哥俩,也是不想你们平添烦恼,为你们好。”廖师傅看着王刚的眼睛说道。

    王刚坦然的面对廖师傅,说道:“我知道原因就行,总不能不明不白坐几天牢。”

    廖师傅眉毛一挑,问道:“怎么,你还想找邕王报仇”

    王刚平静的说道:“现在自然不行,我一介白丁,怎可能斗得过当朝王爷,还是最有可能继任为君的王爷。”

    廖师傅一下子就懂了王刚的意思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