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四十四章 腾跃贸易公司(第1/5页)

    有吴家和陈家的帮忙,盛希平的南下之行非常顺利。

    他跟饲料厂那边签了供货协议,之后,便找到相关部门商谈运输问题。

    等南方这边各处关口都打通后,盛希平一行立即返回东北。

    东北是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被称为天下粮仓,饲料厂要的这点儿苞米,那还不是轻轻松松解决

    有陈瑞卿的担保,加上盛希平手里十几万本金,大批的玉米源源不断运往深城。

    四月到十月的这半年时间,盛希平大部分时间倒腾玉米,偶尔倒腾点儿木材。从十月开始,他开始进行新的尝试。

    当时在深城投资的,多数都是港城的商人。

    其中有个商人的父亲得了绝症,有医生给开出药方,里面有一味人参,需要年份在百年以上的老山参,这药方能让老人延缓三年的寿命。

    对方开出了高价,重金求购人参。

    当时在深城投资的,港城商人居多,消息从那些港商传到了盛希平耳中。

    盛希平手里有人参,年份也足够,于是就用这苗人参,跟对方搭上了关系。

    然后通过对方发邀请函,盛希平带着吴毓丞和刘玉河去了港城,在那边办了手续,注册了一家腾跃贸易公司。

    其实就是随便租一个小的办公室,扯两部电话,雇三四港城的人守在那儿。

    需要他们就安排事情做,不需要的时候,就在办公室看房子。

    之后,盛希平他们又在深城租了一处办公室,挂牌是港城贸易公司分理处。

    这几年,随着改革开放,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逐年上升。

    在很多地方,几年前流行的结婚三大件是“自行车、收音机、手表”。

    现在,已经悄然变成了电视机、洗衣机和冰箱,人们对家电的需求呈井喷式的上涨。

    尤其是东北地区,由于各种原因影响,家电行业十分落后。

    商店里偶尔进来一批黑白电视,顷刻间就能被人抢空了。

    哪怕是还要工业券,哪怕是价格非常贵,也还是抵挡不了人们购买的热情。

    盛希平正是看中了这一点,于是萌生了一個想法。

    他打算以单位发福利的名头,购进大批电视、洗衣机、冰箱、录音机等家电产品。

    然后运回东北,以木材换货的形式,供应给各林业局。

    到时候,他再把木头运往南方各地,供货给木材客商。

    林业局目前还是最红火的时代,工人们手里都有钱,就是物资缺乏,想买都买不到东西。

    尤其是入冬以后,很多年轻人要结婚,迫切需求各类家用电器。

    盛希平借助陈瑞卿和周明远的人脉关系,跟全省十七个林业局都搭上了线。

    一听说盛希平要用各种家用电器换木头,对方都高兴极了,这不就纯纯是想瞌睡来枕头么

    换呗,林业局别的没有,就是木头多,可劲儿换,能换多少换多少。

    “希平啊,我跟你说,这回你必须给我们局预留出来彩电两百台,黑白电视五百台,洗衣机和录音机最少也都得三百台,冰箱少点儿,一百台左右吧。”

    王家川直接把电话打到了深城,在电话里吆喝着,让盛希平给他多留家电。

    东北天气冷,冬季漫长,冰箱的用处没那么大,所以需求量小。

    也正因为冬季漫长,天黑的又早,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