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四百一十九章 林场削片队(第1/5页)

    郑先勇一听盛希平这话,顿时眼前一亮,“我就说你小子有眼光吧,果然不假。

    这些事儿,你没跟你丈人提起么我觉得不光咱场,这个可以在全局推广嘛。”

    目前不光是各个林场,其实全局都面临着工人超员,林地面积减少的境况。

    如何开源节流,增加工作岗位,已经成了让领导非常头疼的问题。

    盛希平挠挠头,“叔,这事儿我还没跟丈人提呢。

    关键是吧,现在啥都没影儿,我这空口白话的就提这些,就算我丈人信我,旁人不信啊。

    我寻思着,咱前川林场一直都是先进单位,这件事上咱能不能走在前面当個榜样。

    要是效果好的话,再往全局推广也行啊。”

    周明远刚当上局长,这时候还是以稳妥为主,不宜大刀阔斧的改革。

    否则就会像之前那个冯宝升一样,弄得天怒人怨,不得人心。

    但是郑先勇不一样,他在前川林场这些年了,始终没能拿出什么亮眼的成绩来。

    要是一直这么中规中矩默默无闻,只怕是这个书记的位置不一定能保得住。

    所以,盛希平才给郑先勇出主意,要是前川林场这边真的办成了,那郑先勇就有了成绩,局里也可以吸取经验推广,一举两得。

    郑先勇一琢磨,觉得盛希平说的在理,目前林场还有不少待业青年,将来都不知道怎么安排。

    要是木材加工、遗弃材综合利用这一块可以做起来,也能减轻林场的负担。

    “行,这事儿容我仔细考虑考虑,具体怎么做,还得开会讨论。”

    郑先勇点点头,收下了盛希平递过来的文件。

    盛希平就是给个建议,领导怎么商议,是否采纳他的意见,这些他都没权利干涉。

    反正他是全民工人,领着工资,另外还有副业,手里也攒下了不少钱,不愁过日子。

    过两年看一看倒腾点儿什么买卖,多攒些钱,即便将来林业局不景气,也耽误不了他生活。

    郑先勇是个干实事儿的人,只是少了些眼界和闯劲儿。

    这也是他之前一直在场长位置上,提拔不上去的一个原因。

    不过这次有盛希平主意,郑先勇考虑了一天,又把林场的领导班子都叫一起开了会。

    大家伙儿商议之下,都觉得盛希平所说的可行。

    就这样,郑先勇往局里打了报告,希望局里能拨给前川林场一台削片机。

    眼下,这个是来钱最快的办法,其他的要找到客户才行。

    这个j605型自行式枝丫削片机,实际上是松江河林业局与省林业科学研究所协作研究出来的,当初周明远还参与了研究呢。

    七八年六月的时候,省内外科研单位、大专院校代表等三十五个单位,在松江河林业局开了相关的鉴定会。

    鉴定结论,试制是成功的。省里于去年,投资了五十多万元,生产了十三台。

    前阵子,机器刚刚生产完成,还未投入使用。

    前川林场在这个时候打了报告上去,正是时机,局里也想知道,这个机器真正投入使用的效果如何。

    于是,局里直接批给了前川林场一台削片机。

    这削片机送来后,由盛连成和盛希平爷俩带队进行适当改动。

    将集材拖拉机后面的搭载板卸掉,安装上一个大斗子,大斗子里头安上削片机,接上一个进料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