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379章 科举改制,太平长公主(第1/3页)

    第1379章 科举改制,太平长公主

    “先帝,陛下,两代雄主。”李绚平静而又坚定的看向刘仁轨,说道“但多年征伐,百姓是时候需要休养生息了。”

    刘仁轨点点头,走到了亭中石凳坐下,环顾四周,整个庭院内一片宁静。

    冬日冰封的湖水,冷的渗人。

    “百姓需要休养不假,那军中呢,那么多骄兵悍将,没有战事,他们如何升迁”刘仁轨轻轻的敲敲石桌。

    李绚在刘仁轨对面坐下,然后认真的说道“没有那么多的骄兵悍将,愿意留在军中,扔下父母妻儿军前拼杀的,终归少数。

    如今吐蕃已平,草原安定,若想要军功,那么就去西域和安东,至于地方,陛下不是已经在蕃州开始安置了吗,十年之内,当不至于有忧患。”

    刘仁轨侧身看向李绚,轻声问道“贤婿似乎有很多话没说”

    “朝野安定,说到底,不过是官位而已,若是能让百姓富足,或许增加一二官位也是可行。”李绚谨慎的说着自己的话。

    “科举”刘仁轨一眼就看出来李绚真的目的所在。

    “如今每年朝廷开课取士不过二三十人,若是固定在四十以上,便能有大量人心归附。”李绚的眼神依旧警惕。

    这是阿宋才会做的事情,用朝廷的官位来养天下士子。

    但一旦超过某个限制,这么多的士子,离开就会成为天下阻碍。

    “每年十个,十年就是三百个,天下三百州,每州增加一个六七品的参军,的确是最小消耗的收拢人心的手段。”

    刘仁轨看向李绚,问道“可钱粮从哪里来,你应该知道,多加一个官吏,可不是多一份俸禄的事情。”

    “所以需要天下安定,皇帝仁慈。”李绚苦笑,道“太子剩下的,也只有仁慈了。”

    “仁慈。”刘仁轨长叹一声,说道“这份仁慈,用不了十年,就会培养出一个权臣出来。”

    李绚侧身看了刘仁轨一眼,心中明白刘仁轨恐怕没有想过,武后能活到十年之后。

    这个权臣,说的便是裴炎。

    裴炎一旦成了权臣,李显就会失去对朝政的掌控。

    大唐上一个权臣叫李义府。

    “权臣,只要不沾染兵权,不欺压百姓,权臣便权臣吧。”李绚神色平静。

    他宁肯要一个权臣,也要李显的皇帝位置坐下去。

    “值得吗”刘仁轨轻叹一声。

    “权臣可以,但不能出身世家。”李绚清晰的划出了自己的底线。

    他能够接受权臣,但不接受裴炎。

    “就比如李义府。”刘仁轨忍不住的笑了,随即摇摇头,说道“李义府当年之所以能够得势,便是因为陛下初患风疾,后来虽然贬杀李义府,但朝政十年无进,后来大非川之败,未尝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国力差别是另外一回事。”李绚平静的摇头,似乎别有信心。

    刘仁轨侧身看向李绚,说道“你就不怕别人把目光放在你的身上”

    “怕。”李绚点点头,说道“所以,宗室还是要有其他人来制衡”

    “谁,伱是不想要相王的。”刘仁轨有些好奇的看向李绚。

    “公主殿下。”李绚神色肃然。

    这一刻,太平公主又被他推了出来。

    刘仁轨沉默下来,轻声说道“那么十年之后呢”

    “皇太孙该长大了。”李绚终于带出了自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