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19章 食物问题;大鱼吃小鱼(第1/4页)

    第219章 食物问题;大鱼吃小鱼

    预备仓指的是明朝的一种平抑粮价、储藏赈济粮食的备荒仓库,在此之前通常叫做常平仓。隆庆、万历年间,因为朝政混乱、积弊已久,这一制度名存实亡,尔后经过重新整饬才得以继续沿用。

    由于人口集中和经济模式的缘故,城市在面对自然灾害时更容易陷入危机。

    乡村的小农经济在短时间内自给自足是没问题的,每家每户多少会囤积一些粮食,但城市则不然,寻常百姓家谁会预备大量粮食往往都是一袋子大米或面粉快吃完了的时候才会再去买。

    如今断水断电断粮,数十万幸存市民们的基本生活需求就成了大问题。

    哪怕只按照一斤来计算,每天都至少要消耗近百万斤的食物,这个数量级的物资需求已经很难给人直观感受了,具象化来说,这大概需要二百辆轻型卡车往返两趟才能运完。

    对于周长风关于“预备仓存粮数量够不够”的质疑,吕维中回答得十分坚定。

    “如今倒卖粮食没油水的,既不挣钱又属于大罪,谁干啊周长官你放心,去年冬月验仓时,一千六百万斤有余,足够一月之需了。”

    在驾车沿着周围街道转悠了几大圈以后,周长风总算张罗起了一帮子虾兵蟹将,民兵、退役的、预备役的、后备役的等等共计三十多人。

    于漳起先提议去扒拉曹州警务局的废墟,希望从中获取到枪支弹药,然而由于倒塌的大楼是双层的砖混结构建筑,砖瓦碎片堆积如山,只靠人力怕不是要挖上一天一夜。

    所以周长风放弃了这个打算,转而选择去挖一家售卖枪支的店铺,花了老大的劲才终于寻摸出来十几支手枪和猎枪,以及一些子弹。

    “不算多,但也够用了,我再重申一遍,威慑第一,千万别想着大开杀戒,那是不可能的。而且子弹也不够。”

    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队伍被他分成了四个分队,留下一个分队护卫州衙官吏,其余的二十余人则直奔预备仓而去。

    曹州预备仓囤积粮食用的是钢制立筒仓,有百万斤级大立筒仓十五个、十万斤级小立筒仓二十二个、房式仓两个,最多可囤积八千六百吨未脱壳的原粮和一千吨成品粮。

    这儿同样因为地震遭到了严重损坏,外边的围墙倒塌,立筒仓坚固的钢架也扭曲变形,至少有一半的立筒仓倾倒在地,未脱壳的麦粒和稻谷在地上堆成了小山,但却被雨水淋得湿透了。

    保护此地的数十人也是东拼西凑而来的,护卫、巡警、吏员等等,然而面对成百上千的灾民,他们可谓心有余而力不足。

    “怎么还不放粮我们一家老小都饿了一天一夜了”

    “粮食都泡水里了啊”

    “给个准信啊,究竟何时放粮”

    人群中传来此起彼伏的质疑声。

    许多人从昨天中午就过来了,到现在经过一整个昼夜的风吹雨淋,饥肠辘辘,人们的情绪也被撩拨了起来。

    哪有饿死在粮食面前的道理就算真的冲进去拿几袋粮食又能咋样

    面对群情激愤的灾民们,一名紧张不已的户房吏员扯着嗓子喊道“筒仓里头装的都是原粮,还没脱壳能吃的粮食大半都被压在库房下了”

    “那让咱们去搭把手啊,光靠你们要等到啥时候”有人大声问道。

    这儿的氛围称得上剑拔弩张,一旦过了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