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223章 人的价值观不一样(第1/2页)

    第223章 人的价值观不一样

    钟老板说某些银元“品相不好,像八九十岁老奶奶脸上的皱子,这比喻打的有点夸张

    如果用纸币,或者其它纸类物件这样打比方,倒是很像。

    但话糙理不糙。

    把银元称重过后,肯定没有问题,重量都在268克左右,误差范围在01克以内,很标准。

    随便拿起两块仔细查看了一下,钟老板说是真的,银元他有研究,家里就有一些。

    “武老板,这些八年的银元多少钱一块”

    发现都是真品,他跟武元胜商量起了价格。

    “八年的是袁大头几个年份中最少的,品相这么好的就更少了,我说个不还价的价格,一块就按4000,你看能不能要。”

    晚上在家没事的时候,他上网也会了解一些藏品当前价格方面的信息。

    知道目前普通品相的八年袁大头价格基本在三千左右。这种好品相银元的价格,目前能卖到四千以上,过几年,卖六七千都有人收购。

    收藏里面,品相很重要。

    “行那就按4000,这些我要了”

    钟老板考虑了一会儿后说道。

    商量好袁大头的价格,武元胜又把鎏金佛像拿了出来。

    这是一个佛祖的造型像,也是高坐莲台的那种,佛像庄严,鎏过金,品相也很好。

    这样的物品,肯定没有固定的价格,遇到喜欢的人,都是随口喊,圈子不同,价格不一样。

    要是在普通人的圈子,这东西或许就几千块钱,到了有钱人的圈子,几十万都有人购买。

    消费能力不一样。

    同样是一种水果,不同的地方,价格不同。

    “钟老板,你先好好看一下这佛像,要是喜欢我们再谈价,不喜欢我就收起来”

    卖东西,肯定要卖给喜欢它的人。

    他这样说,钟老板拿起佛像仔细看了起来。

    “这佛像应该能到清末民国时期,看包浆就能看出来,你说一下多少钱”

    过了大概两三分钟,他看好了,问起了价格。

    “伱也说了,这东西是对的。佛像这几年收藏的人多,行情也好,一般都在10万往上的价格。

    一些年份早的,栩栩如生的佛像,几千万的都有。

    我也不多说,最低价15万,低了这个价格,我不出手”

    15万的价格,对于真品佛祖释迦摩尼造型像来说,并不高。

    “这个等会儿再说,你不是说有羊脂白玉的玉佩吗拿出来我看看”

    没有说要不要佛像,钟老板说想看一下玉佩。

    把佛像收起来,武元胜把“福壽”玉佩拿出来递给了他。

    佛像他不要也没关系,东西在那里,总会遇到喜欢收藏的人。

    拿着玉佩,钟老板从随身带着的皮包里拿出高倍放大镜,对着玉佩的表面看了起来。

    作为经常跟玉石打交道的人,随时带着放大镜很正常。

    他一样看得很仔细。

    “确实是羊脂白玉我称一下它有多重。”

    过了几分钟,把放大镜收起来后,钟老板说出了他查看后的结果。

    拿出电子秤,他把玉佩放在了上面。

    “29克。”

    这重量,其实武元胜自己也秤过。

    玉佩重29克,比袁大头稍重一点,也大一点、厚一点。

    “武老板,这玉佩你说一下多少钱价格合理的话,卖给我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