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119章 并不是为了让他赚多少钱(第1/2页)

    第119章 并不是为了让他赚多少钱

    自行车被后轮下的梯子形铁架子支撑着,很稳当。

    它的品相很好,看上去跟新的一样。

    前杠写有“邮电通信专用自行车”、后轮上面的防护圈上有“yong jiu”的字样。

    梯形铁架子上端的旁边还有能够下压横放隔东西的货架。

    “怎么样,这自行车少见吧以前邮递员送信送报纸用的。那个年代还流行“三转一响”,你年纪看上去还小,肯定没有经历过。”

    卖自行车的这个人见他看着这辆车子,对他说道。

    虽然自己没有经历过,但对于“三转一响”还是知道的,最开始指的是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到了八十年代,三转没变,收音机变成了录音机或者电视机。

    六七十年代的时候,有三转一响的,都是相当好的家庭。

    多数人的家里,能有一转或者一响就很不错了,更多的人家里,这些都没有。

    到了八十年代,“三转一响”成了很多人结婚的标配。

    而那个年代还有“万元户”的说法,能被评上“万元户”的,那就是土豪,有钱人。

    不过时代发展的太快,那些慢慢都被淘汰了。

    但这种邮电自行车,也是一代人的回忆。物流、通信还不方便的年代,确实是靠这样的车子送一些信件、报纸之类的物品。

    “我是没有经历过,但我搞收藏,这些都知道,你说一下这车子多少钱”

    “这车子很重,当铁都能卖100块钱,我200块钱买的,你给300块钱咋样”

    这搞回收的人肯定不会花200块钱买这车子,最多估计花了150元,这车子品相好,300块钱买下来肯定很划算,但他多少还是要还点价。

    “这样,伱也不说300了,少30块钱,我给你270你看咋样,买东西,总不能你说多少就多少,我还的也不多。”

    他这样说,那个老板考虑了几秒钟。

    “再加10块,你给280吧”

    “行吧那就280。”

    两人说好了价格,他就付了钱。

    “以后我还收旧衣服,里面穿的不要,只要外面穿的褂子跟裤子,你们要是再出去买东西,遇到了可以捡起来卖给我,我收”

    把自行车搬到三轮车上放好,又用带着的报纸把车子跟车厢接触的地方保护好,他准备骑着电动车离开的时候,又对这几个搞回收的人说道。

    “那你打算怎么收”有人问他道。

    “一块钱一件。”

    其实很多人都是按斤称的,两角钱或者三角钱一斤,他觉得称太麻烦,还不如直接一件件的数。

    “行那我们弄到了联系你。”

    一元一件,捡的多了,也能卖一些钱。

    收旧衣服,也就这两年好收,再过几年收的人多了,有些人大量收购出口,那时就收不到了。

    “最好是有一百件或者几百件后再联系我,少了跑一趟划不来。”

    骑着车子离开的时候,他又对他们说道。

    对于让父亲去卖衣服,并不是为了让他赚多少钱,他赚多少是多少,比当小工轻松就行

    同时让他找点事做不闲着,人闲得久了,对身体一样不好。

    如果只是想单纯的赚钱的话,让他去渣土场捡铁,顺便捡一些古玩肯定比卖衣服挣钱。

    但他年龄大了,身体也不是太好,不是那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