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32章 东都(第1/2页)

    师有田决定做点什么,便将自己著写的有田农政全书进献给了皇帝。

    这本书经过层层传递到达李顺手中之时,已经被署上了无数名字。当然,作者未改,但每一个经手的人都会在奏折上标明自己的名字,意思很明显,他发现了这个人材。

    此来逢君之喜,他们知道皇帝不拘一格用人才,一定会重视此人。

    李顺接到书后,翻看了几下,确实是一本好书,里面记录了许多实用的农业的知识。

    这倒提醒了李顺,虽然几千年著写各行各业书籍的人都有。但,相较于那些为四书五经校注的人来说,就少得可怜了。

    既然自己用考试的方式选取人才,那么必定要有标准,编订一些基础的考试材料就很有必要了。

    李顺颇有兴致地回复了师有田的折子“爱卿心系农业,朕心甚慰。此书,朕可代为刊印,传阅天下,使世人皆知卿名,明卿之义。爱卿为一县农业署长,望代朕安民,兴旺农业,使百姓衣食无忧。朕盼望之,心心可念。”

    张茂起身,在前领路。

    李顺感受他的气息,气息短促,劳累过度所致,再观察他的穿着,衣服宽大,肩肘磨损的位置却很准确,要么不是他的,要么就是身材变瘦,最后整断他的身体,深秋时节,凉风阵阵之中,他还流汗不止,看来是虚的。

    他有几个胆子敢违制

    出了事谁担责

    没良心的皇帝嫌弃着为自己卖命的苦命的大臣,并厉声苛责“海城身为经济重镇,你身为一把手,再怎么清正廉洁,也不该穿着一件不合身的官服面圣你在作秀给朕看吗还是想告诉世人,朕苛待官吏”

    他已经是个相对成熟的帝王,懂得因人而异,先让他历练一下,若能理解为官之道,又能保持本心,再委以重任。

    但,他不能喊冤,只能请罪“臣,圣驾之前,有失仪态。还请皇上宽恕。”

    李顺道“张爱卿平身吧,朕要前往行宫。”

    海城的建筑,不同于江南水乡之园林,因近海多风,地基多深,建筑材料也以能够抗住大风为标准,多选石料,坚固耐用。

    他老人家一个不开心,就得拿他的乌纱帽或者脑袋开心开心了。

    圣统七年九月九日,东都海城,府尹张茂跪在皇帝的龙撵面前,满头是汗,紧张不已。

    最重要的是,皇帝的行宫的建造。

    虽然皇上说了无需新建,寻找一处大宅翻修即可。但,皇帝的食宿都是有规制的。

    他很少将灵丝用在凡人身上,若一遇到不能理解的情绪便依赖灵丝读取记忆,做人还有什么乐趣

    整个人都会变猪的,就像电脑打字久了会提笔忘字。计算器用多了,心算能力便会减弱。大脑不用,人就会蠢。这些都是一个道理。

    最近,他忙得连轴转,半个月都没有回家一次。自从海城升为副都之后,他的地位也水涨船高,原来是从四品,连升三级,成为了正三品的大臣。压力也随之而来,先不说迁移令下达之后,各地陆续而来宗室、外戚和世家,这些人哪个都不是好相与的角色,安置起来,劳神费心。

    皇帝懂得他的心,他献此书不为升官发财,只为天下苍生。

    张茂顿时感激涕零“皇上,臣有皇上这一句话,死也值了。”

    张茂冤枉极了,天可怜见,他这是瘦了,又忙,没来得及换衣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