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02章 后位(第1/2页)

    后宫与前朝是密不可分的,纵然李顺想否认,但他所纳嫔妃的亲眷,无论出身如何,入宫之后,其家族大多富贵荣华,光是赏赐,就足够他们发家致富。外戚的身份,在京城可能不够看,但在地方,也是有一些隐性特权的。

    随着圣统皇帝的权柄不断加重,外戚更是如鱼得水般的活跃起来,特别是圣统三年,第一次选秀,那些受到赵忠孝的指派和冒着得罪胡敏德的风险,送女入宫的官宦世家,不论出于何种目的,李顺都手下留了情,让他们躲过了两次清洗,又攫取到了不少利益,逐渐崛起,代替了原来的权贵世家。

    这也是李顺刻意为之,肥水不流外人田,真空需要填补,他也需要稳定朝堂内外,外戚是个不错的选择。

    如今,天下安定在即,宫中就传出立后的传闻,看来有些人也不安分了。丁傲在地方推行新政的过程中,就遇到了一些外戚的阻扰。不过,人数不多,大部分是人头猪脑,被人当枪使的货色,自觉翻身做主,故而得意忘形。李顺也只是下旨训斥一番。

    但,那些新近崛起的本就具有一定实力的外戚似乎盯上了后宫里的皇后之位,毕竟,皇后所生之子为嫡子,最有机会继承皇位。

    宫中的立后传闻,大抵就是这么来的,有人在引导舆论风向,想要逼迫李顺册立皇后。

    “朕终究是太仁慈了。“

    李顺感到很苦恼,杀了那么多人,为什么他们还会产生这些不该有的心思现在就想要争储,真当他是迟暮之君

    “朕的龙椅,可是要千千万万年地坐下去的”

    贪婪如他,是绝不能容忍有人妄想夺取他的皇位,挑战他的权威。

    目前不是处理这些事务的时候,一是他不想暴露自己的位置,二是杀人不过头点地,做这种缺德事必须利益最大化。何时才能利益最大化自然是冲突最为激烈,把鱼儿都上钩的时候。

    天下大定,术士之路与新政的全面推行,一波波政潮必然涌起。现在朝堂之上的御使言官嗅到了透露出的那一点颇有改制意味的风向,已开始屡屡上书,试探皇帝的底线。他们害怕李顺重用外道,而废行王道。有些胆子大的官员甚至给李顺扣上了“怪力乱神,违背人道”的帽子。这可比先帝“迷信方士”还要严重。

    当其时,虽然情况复杂,但李顺杀鸡儆猴的可操作性就大了。那些外戚只是表面上的小鱼,真正的巨鲨是帝国庞大的官僚地主集团。

    至于李顺御驾亲征,不辞辛劳,安定天下之功则更是不值一提,在利益面前,无论多大的功劳都是虚无的,开疆扩土,可以写作穷兵黩武,那群人手上的笔杆子可没有他们口中的道德。

    再者,大胤是他李家的大胤,保不保的住,那是李顺自己的事。换个朝代,只要道不变,他们还是高人一等的读书人。

    李顺所说的外敌入侵,在他们眼中更是荒谬至极。他们就算见识到了大隆蛊人家族,也丝毫激不起他们的危机意识,沉重而腐朽的官僚思想,自己没有了特权,利益受损,还管他什么国家兴亡。那些都是让下层百姓为自己卖命的话术,真正相信的又有几人

    盛世是少数人的盛世,乱世却并非所有人的乱世。人与人之间的悲欢尚不能相通,何况生活

    李顺握着丽妃的柔嫩的手,不由感叹“爱妃,若朕真要立后,你觉得立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