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42章 极限控盘(第1/2页)

    陈然不负众望,如愿打入了itf25k希望赛的决赛,获得了20个at积分,以及至少1800美金的奖励。

    即时排名来到了697名

    陈然也如愿以偿获得了那张通往十月底魔都at100k挑战赛的外卡。

    让他略感失望的是,这几天连续不间断的四场比赛,自己身上的任何一项属性都没有丝毫提升。

    显然这种级别的比赛,对于陈然而言已经没多大挑战意义了。

    陈然决赛的对手,是来自rb的岩渊聪,目前世界排名380多位。

    对方出生于1975年,如今27岁,已经是一个征战职业网坛多年的老将。

    只是他的战绩实在是平平无奇,职业生涯里除了获得外卡能偶尔参加at巡回赛外,大多数时间只能参加at挑战赛和itf希望赛,获得的总奖金不过是两万多美元。

    “rb选手”

    “有点意思”

    陈然清楚未来rb会出现锦织圭这样的人物,打入美网决赛,甚至多次参加年终总决赛,成为亚洲男子网坛的领军人物。

    他倒是也非常期待在将来能和这样的人物交手。

    “你好,请多指教”两人象征性地握手,岩渊聪表现得很有礼貌。

    小日子就是这样,表面上动不动给你鞠躬,礼仪是做到了极致,但谁知道人家背地里会不会暗戳戳地扎你小人。

    陈然在这场比赛前,从自己教练“张德培”得到了一个指示,这场比赛他需要来一次极限控盘。

    网球里的极限控盘并不罕见。

    顶级球员需要在比赛当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进行提档和降档。

    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延长球员的比赛时间,为了保持状态和寻找手感,还有就是为了压迫自己。

    网球运动不同于足球或者篮球,它的比赛时间是不固定的。

    以巡回赛三盘两胜为例,有些比赛能打三個小时,有些比赛甚至草草不到一个小时就结束了。

    所以有些顶级球员会刻意地将比赛当练习赛来打,对自己的状态进行降档,故意将两者之间的比赛陷入一种看似“势均力敌”的僵持状态。

    当比赛陷入绝境的关键时期,再立即将状态进行提档,赢得胜利,也算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磨练。

    未来的巨头级球员德约科维奇便是个中高手,在比赛当中可以进行随意地提档和降档,看似给对手留出了一丝取胜机会,然后突然发力,一波带走比赛。

    更过分的事,德约科维奇在大满贯五盘三胜的比赛里,经常上演让二追三的戏码,先让对方赢两盘,然后他再连扳三盘。

    “那小日子的球员好歹也是世界排名前400的,我这教练的心也太大了吧。”陈然在得道这个指示后,心里颇为复杂。

    自己不过才16岁啊,世界排名堪堪步入700以内,竟然要对一个排名自己高了差不多300多名的选手进行极限控盘。

    当然陈然还是太年轻了,让一追二的戏码还是风险太大。教练“张德培”的意思是,进行控盘,使两局比赛都进入抢七,然后再抢七里迅速使出全力将对方击溃。

    陈然也只能依照教练的计划行事。

    他也是第一次和小日子的选手比赛,在交手时,同样也在悄悄观察对方的打法风格。

    这个年代的小日子选手,就是打球非常公式化,一板一眼的执行战术,在球场上发挥自己的实力,但缺少创造力。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