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93章 帝国的内外情况(第1/2页)

    第393章 帝国的内外情况

    米尔恰坐在会议室中,听着大宰相说着罗马的外交局势。

    “约布斯特同意召开议会讨论勃兰登堡的合法性,诺夫哥罗德最近有些骚动,那不勒斯和匈牙利也有些不稳定,当地的一些贵族想要颠覆目前的秩序。”

    李斯特林将这些事以加重的语气念出来,米尔恰则感觉问题不大。想要逼迫一个国王下台是需要相当大的能量,但目前他没有看到一个强有力的王位觊觎者。

    “现在他们都在看着法兰西的权利花落谁家,东方这么远才不会引起注意。而且最近没有战事。”

    米尔恰乐观的想,罗马在他的治理下,经济繁荣、军队强盛、民众富庶、万国来朝。东方的特使到来就是国家强盛的证明,如果敌国入侵,那么就会被罗马军队轻松消灭。

    米尔恰还记得当初他指着地图为大臣们讲述未来的执政方向改善交通、增加领土、繁荣经济、喂饱民众,现在已经基本实现了。而且还向东方探索,继续为帝国增加土地。

    “现在他们都盯着疯子上面的王冠,其他的事情都没有这个重要。”

    “陛下,还有一件事,最近在凡城、阿勒颇等地方出现一些骚动。”

    “怎么回事”

    米尔恰询问起这件事,怕不是异教徒闹事。

    事情还真如他所想,这些事情都是一个叫拜塔克什教团的宗教组织鼓动异教徒抗议的。在罗马收复安纳托利亚中,这个教团就与帝国政府长期对峙,而随着大片土地的收复,他们的活动范围也大了起来。

    在凡城和阿勒颇地区他们的活动最为活跃,刺杀官员、扰乱民众生活,有的还将当地的礼拜堂砸了。这已经不是一般的团体了,必须要出重拳。

    “这些人一定要抓住,还要发布悬赏,让子民都要随时盯着这些人。”

    米尔恰都想要设立宗教裁判所了,但恐怕会引起其他信仰者的反对才没有成功。这次拜塔克什教团的骚动必须要彻底清除,还是先用军队镇压,再找彼得商量商量。

    “要小心这些来自东方的教徒,帝国与他们多年的战争证明了他们的生命力和战斗力。如果我们想要长久治理,那么就必须消灭大部分人。”

    米尔恰所说的除了物理消灭,还有文化消灭。阿拉伯人除了创立宗教和传播数字就没有其他的文化成就了,官僚体制用的波斯的,大部分学者不是波斯人就是其他民族,阿拉伯人的比例很少。罗马可以通过文化优势来影响他们,让他们成为统一西亚的先锋。

    他也是这么做的,米尔恰在与奥斯曼的战争结束后就签署了君士坦丁堡敕令,规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新月教的德鲁兹派和阿拉维派是可以容忍的宗教,信仰的民众拥有比异教徒要高但比东正教低的地位。他们的人头税减半,可以正常的经商和种地,但要想考试还得改信东正教。这是规定。

    除了改信,要想考试还得学习罗马尼亚语。原本还可以有希腊语考试,但这几年政策逐渐收紧,在边远地区变成罗马尼亚语为唯一语言。于是新收复的土地上掀起了一场学习罗马尼亚语的热潮。就连希腊语也只有希腊地区和西安纳托利亚地区的人会说,变成地区语言了。

    这样的政策对知识分子已经是相当友好了,所以他们全部涌入到君士坦丁堡等城市,打算凭着自己的才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