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64章 罗马文化复兴(第1/2页)

    第364章 罗马文化复兴

    米尔恰解散了那些原本要前往东方的征召兵,因为当地的兵力已经够用。而彼得也稳定了中东的局势,与各个地方政权达成协议,在流放突厥人到北方后就准备打道回府了。

    彼得从这些突厥人手中获得超过二百万列伊的财产,这些让他们兄弟分了。随着派遣的官员到达,彼得也带着兄弟们回去了。

    罗马统一巴尔干和安纳托利亚,继马其顿王朝后达到领土的巅峰。源源不断的财富进入君士坦丁堡,米尔恰可以拿出更多的钱来支撑首都的建设。

    马穆鲁克为了表示诚意,承认阿什凯隆为罗马领土。两国恢复正常交往,地中海贸易又开始提升。

    东印度公司开始对运河进行投资,他们向里投入超过60万列伊,动用一万多奴隶和8000多自由雇工开挖这条一百多公里长的运河。他们估计运河开通后会产生至少十倍的利润。

    东地中海的海盗被收编和摧毁,贸易环境改善,随后皇帝进入到无所事事的状态。毕竟不是每天都有事情来让他处理的。

    而在君士坦丁堡,一些跟随皇帝来到这里的德意志人开始接受一些新的思想。波西米亚的约翰校长来到君士坦丁堡大学,看到墙上被装框的赎罪券,询问身边的人这是什么

    “这个说是罗马发的赎罪券,殿下偶尔获得了一张,然后就放在这里,让大家认识到罗马的贪婪。”

    约翰看着下面的话这值30枚银币。精通神学的他马上明白是什么意思,这让他感触颇深。

    西方还处于天主教会大分裂的情况,宗教和世俗上的混乱让民众非常受苦。约翰决定在这里学习一段时间来探索救赎的道路。

    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一场复兴古希腊古罗马文化为口号的运动开始在全国蔓延。复式簿记、股份公司以及国际银行体制这些意大利的东西传到罗马,银行开始在各个城市出现。仅在塞萨洛尼基就有超过20家银行。列伊成为东地中海的通用货币。

    如此产生了一批透过经济手段来得到地位的新贵族阶级,他们比旧贵族更投资于工商业和海外。而他们对奢侈品的需求带动了贸易的成长,贸易的增长使得商人变得愈加富有,而商人的富有,对奢侈品的需求也就愈加强烈。这种氛围造就了财富象征的需求,是一种显示家族财富实力和品味的重要方式。对贸易的扩张也造就了一批极其富有的贵族,能够大力地赞助艺术与文学。

    而罗马攻破威尼斯后,当地的绘画风格传入罗马,人体和自然景观成为他们绘画作品的中心。而对意大利地区的进一步掠夺让不少文学作品和书籍进入罗马,彼得下令编撰百科全书也让知识分子忙碌起来。

    雅典学院成为仅次于君士坦丁堡的文化中心,他们对人的研究超过任何一个机构。所作出的作品都是以人为本,他们还准备重修帕特农神庙,以更好的状态创作。

    意大利地区的艺术家和建筑家几乎都跑到罗马去了,大量的建筑、绘画需求可以让他们实现自己的抱负。各地的教堂、修道院规划、还有皇宫、行宫、剧院等建筑。新领土上的教堂需求更为旺盛,至少需要120座才行。

    位于安塞拉的和平圣母大教堂是仅次于圣索菲亚大教堂和圣卡尼托大教堂的第三大教堂,由来自佛罗伦萨的伯鲁乃列斯基负责建设。据说他对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