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341章 中间商(第1/2页)

    第341章 中间商

    “这个办法,倒是第一次听说,也未尝不可。”

    朱棣对梅森的办法觉得还行,不过他更对他口中的商会更加好奇。这是个什么东西

    梅森为朱棣讲解“商会”的作用,不断的扩张贸易,为国家赚取钱财。

    除此之外,还有罗马帝国的各种情况梅森都为朱棣进行讲解。从中午讲到晚上,朱棣还没有听够,两人约定明天再来。梅森就离开了皇宫,他要开始进行补习了。

    朱棣对于梅森讲解的世界已经有强烈的好奇心了,从罗马帝国到锡兰、淡马锡再到这里,这广袤的海洋存在着无限的探索机会。

    为了看梅森提的建议是否可以,他开始翻找市舶司关于明日贸易的情况资料。从永乐二年开始,每年日本的船只来往三次,宁波市舶司的资料显示,日本的货物价值都是小的,但为了显示天朝上国的气概,通常会高估,而那些赏赐的大批财物和进口的商品转手卖给日本国内,恐怕是几十倍的利润。

    这让朱棣的心滴血,这都是朕的钱啊。就这么没了,看来他还是对日本太仁慈了。

    “皇上”

    一个人出声,朱棣一听就让他讨论一下关于今天的事情。

    “郑和,你去年出使日本,当时的日本国王有什么情况”

    郑和仔细想了想,说道“日本国王没有什么异常,但他的周围都对大明反感,如果现在的日本国王没了,那么两国之间的贸易就要取消了。”

    这让朱棣感到勘合贸易就是个短命的,如果外包给其他机构,除了不用担心倭人外,还有钱可以拿。百利而无一害,这让他心里决定了下来。

    “今日召见这位特使,他所说的世界真是让朕好奇,为了大明的未来,哪怕是没人支持朕也要搞下西洋。”

    对于朱棣的雄心,郑和赶紧说皇上圣明。之前下东洋的经验让郑和的外交等级提升,他随时准备接受永乐皇帝的任命下西洋,就算抄家灭族也是如此,更关键的是九族里就剩他一个了。完全没有后顾之忧。

    第二天,朱棣在朝堂上有些心不在蔫,心里想的都是和梅森继续交流。大臣们在经历了昨天的事情后要求海禁的声音下去不少,但还是有些文人一个劲的要求皇帝恪守祖训,其中包括解缙,永乐大典的编纂者之一。

    解缙为首的文人对于皇帝违反祖训的行为认定是大逆不道,是不孝的行为。一个劲的要求朱棣撤回成命,不然就死谏。

    “你想死谏,用朕的恶名,成全你的名望。朕告诉伱,不可能。你不是有力气吗,那就去国子监种菜吧。”

    解缙搞不会了,去国子监种菜有辱斯文啊,但皇帝宣布退朝,他也只好去种菜了。不然落了个抗旨不遵的罪名就惨了。

    梅森又来了,这次朱棣是在书房接见的他。为了让皇帝同意事情,梅森特意献上一副世界地图,他特意指挥人花了半个晚上做的。上面不仅有罗马,还有阿拉伯半岛、印度、东南亚,如此大的海外地图吸引了朱棣,可以和大明混一图相提并论。

    “这是我国探索而绘画的地图,特意献给天朝皇帝。”

    朱棣看着这张地图,心里感叹那些大臣鼠目寸光,海洋上的扩张也很重要,怎么没人发现呢。

    陆地上遭受游牧民族袭扰这是一个原因,但海洋上的扩张也不能停止,这位来自西方的特
    (本章未完,请翻页)